具体来说,分布式能源按供能方式分类有电力单供、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等方式;按能源利用形式分类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等;按热机类型分类有燃气轮机、内燃机、汽轮机斯特林发动机以及燃料电池等;按系统规模分类有楼宇型、区域型、产业型和城市型等。
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现在无论是从供应侧还是消费侧,基本上约等于70%,这个比例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中仍是最高的。其二,石油天然气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的进口现在每年要进口两亿多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2013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中国已超越伊朗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其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总的利用量少,发展潜力大。
基于这样的现状,未来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需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强新能源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包括核能和天然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在此方面,分布式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分布式能源不仅高效、环保,而且可以满足能源利用的多样性,包括能同时满足业主对热、电、冷的多方需求;选址也更为灵活,占地少,一般写字楼、商场、学校、宾馆等建筑均可以,不受以往大型能源项目对选址要求的限制;此外,分布式能源还可以作为对大电网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分布式能源可以起到调峰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输配电投资,在出现自然灾害时可以灵活发挥对电网补充性的特长。
笔者认为,基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分布式能源的众多优势,未来我国分布式能源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
首先是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要从化石能源过渡到真正能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时代,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是必要的;其次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再次是能源环保的需要,最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可以解决没有油气、煤炭,同时输送比较困难的边远地区能源贫困问题。此外,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也是供电安全的需要。
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大概40个左右,已建和建成运行项目装机总容量约为54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广州大学城、上海理工大学、中关村软件园等。
按照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测算,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未来10年的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各类燃机约1500亿元,余热锅炉约250亿元。
谈及分布式能源项目,不能不提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项目。广州大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是中国华电集团在天然气高效利用方面的首个10万千瓦级分布式能源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亚洲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分布式能源站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示范。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通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利用发电后的尾部烟气余热生产高温热媒水,用于制备生活热水和空调冷冻水,向广州大学城区域同时提供冷、热、电三种能源,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站总体规划为4*78MW,分两期建设,项目于2008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0月20日通过72小时试运行,满足并网运行条件,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成功运行,为华电新能源公司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奠定了基础,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站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有益尝试。
目前,在分布式能源运营方面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业主自己投资,并且负责日常的维护;第二种是能源服务公司模式;第三种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目前在建和已投运的项目中这三种模式共存,但各有缺点。
从经济性和现实性两方面衡量,如果是托管型运营的话,最好的模式是能源服务公司全投资。如果是能源服务公司全投资,推荐的商业模式最好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如果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荐商业模式是托管运营。
亟待突破经济性难关
分布式能源究竟能否做起来,能做多大,实际上业内也有不同意见和分歧。目前,业内谈及政策,都希望能够给予分布式能源更多补贴及产业政策从而刺激行业发展。但笔者认为,倘若仅靠这两点,分布式能源是无法实现大规模发展的。最终要将这一市场做大,只能依靠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经济性。
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例,推广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对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平衡电力、燃气的季节性峰谷差,增加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上述类型中,天然气的资源相对来说还是要丰富一些,尽管我国近32%的天然气要从国外进口,但通过对于资源量以及承受能力的逐步调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未来发展还存在较大空间。
目前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装机容量有限,约为500万千瓦左右,相比全国1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而言,占比不足1%。笔者认为,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方面,我国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条件是基本具备的,其前景是广阔的,关键在于解决经济性的问题,这是制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首要目标,以实现节能减排任务为工作抓手,重点在能源负荷中心,包括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等,建设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条件具备的地方结合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综合利用。
而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目前在新疆、青海等地都发展的非常快,比预想中快得多。目前配额总的容量额度还不够,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涨。经过调研,目前分布式光伏7~8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而电站平均寿命是25年,总体来说效益是非常好的。
截止2013年末的我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479万千瓦,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将从原计划的10GW上升至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将达到8GW。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笔者认为不一定非要是大型项目,重点是将面铺开,积少成多,将总量提上去,这与原来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
未来我国将重点推动建筑光伏和中小型天然气三联供的发展和应用,分布式能源在小水电、风光一体化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方面亦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且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集中化土地运行将成为主要的方式。生物质能源开发将随着我国土地集中运营,使得生物质能源的集中利用成本降低,成为我国分布式能源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重视投融资合作模式创新
分布式能源在目标市场的选取方面有五大原则,首先应尽可能选择高耗能行业,由此产生的节能效益较为显著;其次优先考虑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稳定、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再次充分关注对节能重视的行业;另外,需充分考虑项目的可复制性;最后逐步开发预算稳定的事业单位、物业和管理机构。
目前分布式能源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实现“走出去”是可行的,但关键是要清楚谁需要我们“走出去”。比如在非洲,要建设大规模的集中式的电网和线路投资是巨大的,在此方面,能否与我国在该国的其他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生产以及当地居民的能源需求。
在技术引进方面,无论是技术合作还是项目合作,都可以进一步扩大示范。示范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性问题。在工程建设方面,国内企业在此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因此我国的工程建设完全可以实现“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布式能源“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重视投融资合作模式的创新。尽管技术较为成熟,但如果技术找不到买家,没有项目、缺乏载体,没有投融资的话,分布式能源“走出去”也异常艰难。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借鉴国外好的投融资模式,在引进的同时进行创新,才能让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真正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