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后一天美国商务部打破长时间的沉默,宣布他们已经开始批准那些长期等待的轻质原油的出口申请。商务部还将发布指引,明确还有那些美国生产的原油可以允许装船出口。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美国政府将放宽已经执行了四十年的禁止原油出口的禁令。路透社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奥巴马政府开辟了争夺原油市场份额全球大战的新战场,这一决定将导致多达每天百万桶的美国超轻质原油被出口到全世界。”
当天纽约NYMEX价格下跌85美分跌幅超过1.5%,WTI和布伦特价格同步下跌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原油市场造成了新的冲击。路透社在报道中评论说:“在全球原油市场价格决战时刻,美国政府加入到了博弈中来。”
油价从六月份110美元/桶跌到年底的55美元/桶,半年间跌掉了50%。俄罗斯总统普京几个月前就说这是针对俄罗斯的阴谋,委内瑞 拉总统伊朗总统也曾先后说过是“阴谋”导致了这轮石油价格的下跌。11月27日欧佩克在沙特的坚持下宣布维持该组织每天3000万桶产量不作调整。此后沙特石油部长多次强硬表态,为了维持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市场份额,即使油价跌至每桶40美元也不会减少石油产量。
此轮油价下跌的基本原因是供给增加消费疲弱。过去5年美国石油产量增加了350万桶/天,全球原油生产增量的一半来自于美国,是石油供给增加的最大来源。根据EIA的预测,2015年美国原油生产将再增加每天15万桶,美国将进入“千万桶俱乐部”,并有可能超越沙特和俄罗斯,夺回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国的宝座。
美国政府反复声明对国内的石油生产没有影响力,成百上千家石油公司依据市场决定自己的行为,增产减产都是企业行为,政府无意也无力干预。沙特石油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的非常规石油生产成本,过去几个月美国新开钻井申请数量已经大幅下降,低油价对高成本石油的“挤出效应”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明年美国石油产量继续增加,“投资惯性”在起作用。现在石油投资减少必然导致未来石油产量减少,供给不足将导致下一轮石油价格上升、投资增加和可能的供给增加,从而进入新一轮油价的升跌周期。
美国政府为何选在此时加入价格大战?
问题是美国政府选择放宽轻质原油出口的时机。美国原油出口禁令已经实施了40多年,美国至今每天进口原油还超过500万桶,还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原油进口大国。无疑美国国内非常规油气生产公司和投资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国内石油生产快速增加,他们不得不低价销售,甚至比国际市场低15美元/桶的价格出售原油。显然,他们的压力已经传递给了政府。还有石油生产商一直是共和党的支持者,现在共和党控制了参众两院,奥巴马要为下一届民主党总统竞选者做些铺垫。但不管怎么说,值此石油价格最为脆弱的是时刻宣布放宽原油出口,实际上就等于是直接加入石油价格大战,势必增加了石油价格下跌的压力。
毫无疑问,普京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油价下跌、西方制裁、卢布贬值,说俄罗斯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也毫不过分。俄罗斯前财政部长、石油基金的设计者库德林先生在近期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卢布贬值40%的原因源于西方的制裁,25%源于石油价格下跌。明年俄罗斯将会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即使石油价格回归到80美元/桶的水平,俄罗斯经济也会有2%的负增长,如果石油价格维持在60美元/桶,俄罗斯将可能经历4%或以上的负增长。
石油出口是俄罗斯最大的外汇来源,石油公司的收入主要是美元,国内卢布贬值变相增加了公司的收入,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主要发生在俄罗斯境内。出口石油每桶27美元以上的收入都是俄罗斯政府的收入,基本与石油公司无关。只要石油价格不跌到30美元/桶以下,石油公司不会有太多的感觉,减少的主要是联邦政府的收入。在此状况下,减产对石油公司有压力,增产对它们有利。增产对政府和公司都有利,只要能被销售出去,他们都有积极性。
尽管美国和俄罗斯增加出口的动机不同,但只要出口增加就是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供给,无疑将增加了石油价格下行的压力。本来就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增加供给对所有的卖家都不利,买家将有更大的话语权。美国、沙特、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三个石油生产国,也是这一轮油价博弈的主要对手。作为最大的买家,美国自然是石油价格下跌的大赢家。沙特俄罗斯是输家,只是沙特对价格下跌承受能力强于俄罗斯。
此轮下跌博弈中,美国沙特并非天然盟友。在石油市场上,俄美沙三个国也未必是必然的冤家对头。乌克兰事件使得石油价格博弈染上了浓重的地缘政治色彩,一旦染上了就自然向各个方向渗透,而且很难在过程中“去政治化”了。美国政府不会承认此时宣布放宽原油出口有任何政治目标,但绝对无法排除人们关于“阴谋论”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