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坚定
正是因为对海上风电开发有着非常理性、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海上风电建设的过程中,联合动力一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各项基础工作的进程。不跟风、不盲从,认准目标,以合理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这也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不二法宝。
如今,联合动力已经成为风电的“全能专家”,其风电产业全过程服务涵盖了风电场风资源勘测、设计、施工建设、风机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风机维护维修、风电场运营等全过程。
“从风机第一个零件的诞生,到整机服役满20年退休,每一步都有联合动力的精心呵护。客户只考虑使用,全部过程我来操心。”联合动力总经理褚景春说,联合动力可以满足风电运营商提出的各种需求,甚至可以根据风场环境的不同进行“私人定制”服务,为每位风电运营商提供专属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以达到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风电运营商的效益最大化。
目前,联合动力已经生产出1.5 MW、3 MW、6 MW海上风机,其中1.5MW风机在江苏龙源如东30 MW潮间带风场实现应用,3 MW和6 MW机组在山东潍坊潮间带风电场分别实现批量运行和样机并网,3 MW108机组也在南方电网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中中标。齐全的风机产品线是其征战海上风电市场的坚强利器。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的数据,2013年,联合动力是我国仅有的3家实现海上潮间带风电装机的风机制造商中,完成装机量最多的企业,为27 MW,接近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70%。在我国累计海上风电装机排名中,位于前五。
“我们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多年运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海洋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渗透,我们在海上风电机组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冯健如是说,“而且,龙源电力投资海上风电场也比较早,作为同一集团单位,联合动力经常与之交流,借鉴了不少实际经验。”
对于联合动力与国电集团的关系,褚景春也并不讳言,他告诉记者:“在2008年到2011年间,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国电集团是联合动力的主要客户。但随着我们产能的不断扩大,经过2011年到2013年的努力,2014年联合动力订单中已经有四成来自集团外。未来,我们也将秉承集团内外并举战略,为所有客户提供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产品。”
除了稳步推进海上风电机组的开发工作,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联合动力还在不断吸取其他领域行业的先进技术,采取多种举措努力提高其产品质量、服务能力、价格竞争力。
“在控制方面,我们会参考火电领域的成功经验。由于该领域对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我们通过把这一领域成功的技术、理念引入到海上风机的控制中,减少机组的非计划停机,这对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至关重要。”冯健说。
另外,在他看来,在近海风电场开发过程中,市场青睐的4 MW海上风电机组只是一个过渡机型,未来,随着海上风电开发向深海推进,海上风电开发中的主角将是6 MW级海上风电机组。
“同样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单机容量越大,所需机组数量越少。在可用海域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商也倾向于大机组。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以后,6 MW机组将成为主流。”他表示,“而且,一旦6 MW机组实现量产,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未来即使在近海也可能具有竞争优势。”
为了迎合海上风电的这一发展趋势,联合动力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其不仅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6 MW机组设计、生产能力的厂家,而且,已经在着手进行下一代6 MW级海上风机的研发。
“现阶段,根据我们的计算,联合动力的3 MW海上风机在潮间带和近海都是比较有优势的,在某些区域,其投资收益回报性会超过当前市场应用较多的4 MW风机。”冯健表示,“而两年后,当6 MW级风机成为主流,我们也有信心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