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做最适合海上的风机
“我们很快会推出新一代更具有市场竞争性的6 MW海上风机,新机型会适应更大市场的需求。”近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副总经理冯健告诉记者,联合动力正在为制造出最适合我国海上运行的风电机组而努力。
在很多国内厂商第一代6 MW产品还没有完成样机安装的时候,联合动力已经在向下一个目标进发。面对拉开大幕的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其显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从1.5 MW到6 MW
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细观联合动力在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上的发展历程,恰好与这句名言暗合。
实际上,早在2008年,联合动力就已经开始了对海上风机的研究与开发,那就是很多人熟悉的UP1500-82机组。2009年年底,两台UP1500样机在国内首个潮间带试验风场——江苏龙源如东30 MW潮间带风场实现并网运行。
“目前这两台潮间带机组已运行4年半的时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机组经受住了海上腐蚀、高温高湿等严酷环境,年平均可利用率达97%以上。”联合动力风电技术中心总体系统设计所副所长蔡安民告诉记者。
为丰富公司的产品线,适应越来越少的风场资源,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2008年年底,联合动力又开发了海陆两用的3 MW风电机组UP3000-100。2011年25台该类型机组在山东潍坊顺利并网,成为国内首个批量化的3 MW潮间带机组。据介绍,经过几年运行,目前该机组的可利用率达到99%以上。
2012年,为进一步提高机组发电性能,在充分总结UP1500-82潮间带机组和UP3000-100潮间带机组的运行经验后,联合动力研发团队又开发了叶片更长的3 MW 108/120风电机组。
“该机组也是海陆同一平台,就是设计不同,海上风机更强调高可靠性、少维护,要有防盐雾、防腐蚀等特殊设计。”冯健说,“我们3 MW 108海上机组已经中标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南方电网珠海桂山海上项目。”
在代表着风电机组最前沿技术的6 MW风机研发方面,联合动力也算得上是先行者。2010年,其就开始了当时国内最大容量6 MW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开发,即UP6000-136。该风机专门针对海上风场研发,完全由联合动力研发团队(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自主开发。UP6000-136海上机组运用了钝尾缘叶片、推力削减控制、被动冗余等关键技术,以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该样机于2012年9月完成潍坊样机EPC工程,同时完成并网调试,经过半年多的调试试运行,于2013年5月实现了并网满发,目前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以积累大型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而新一代的6 MW风机正将基于这一风机的基础开发。
从1.5 MW到6 MW,联合动力在机组研发方面一步一步扎实前行,在海上机组的试验过程中,对各个零部件、子系统和整机不断进行优化改进设计,提高可维护性。无论市场的起与落,其都在以自己的节奏向着目标前进,最终迎来了海上风电市场的再次开启。而联合动力之所以能够屡屡创新,技术不断提升,除了对目标的坚持外,或许与其最初的技术路线选择关系莫大。
熟悉联合动力的人都知道,在2007年成立之初,其就选择了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开发针对中国风场和风资源的1.5 MW双馈机型。而在最初的海上风机开发上,其也延续了这一风格,与在海上风机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的英国GH公司联合设计进行3 MW海上机组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