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谈谈当前电能替代的情况和发展潜力。
常薇:电能替代工作正在蓬勃发展。由于近年来雾霾持续加重,为改善大气环境状况,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北京市政府从2001年起,率先在东城区、西城区实施“煤改电”工程。截至目前,核心城区居民基本实现“电采暖”。上海市政府也积极推进以电代煤工作,出台了鼓励政策,全面推动将燃煤锅炉改为电锅炉。辽宁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尤其在热泵应用方面,连续出台文件要求加快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效果。
目前,电网容量裕度及电能替代潜力巨大,实施电能替代具备优越的条件。实施电能替代是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迅速增加用电负荷,减少弃风,促进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并且可以带动电能替代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根据初步调查显示,全国电能替代潜力非常大。如果仅从当前技术可行性考虑,我国每年电能总替代潜力空间约1.2万亿千瓦时,如果全部实现电能替代,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端减少直燃煤5.7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2171万吨。
记者:您的具体建议是什么?
常薇:我建议将电能替代工作纳入政府“十三五”规划,设定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推动电能替代作的开展,加快实施,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实施以电代煤,主要是把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减少直燃煤总量。
实施以电代油,主要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港口岸电、农业电力灌溉等,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同时加大电能替代专项研究力度,全面开展电能替代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城市限制性环保政策,强制淘汰、关停燃煤、燃油小锅炉等低效用能设备;制定相应的财政鼓励政策,对实施电能替代工程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开展工业电能替代、电锅炉替代,农村、城乡接合部电能替代,以及电动汽车、轨道交通、港口岸电项目、蓄冷蓄热技术等研究工作,并推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