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专家分析 > 【两会观察】张传卫:新能源革命正在变为现实

【两会观察】张传卫:新能源革命正在变为现实

2015-03-17 来源:中电新闻网 浏览数:2100

  “新工业革命来袭,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带动能源行业发展,特别是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平台。几年间,互联网的革命让我们领略了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冲击。而由此带动的新能源的革命也正在变为现实。未来3到5年,新能源在生产、消费、商业模式上的变革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传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如何行使好代表权力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思考最多的问题。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到补贴收支公开化再到加快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环保成为了他今年两会建议的三大关键词。
  克服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
  “‘能源体制改革’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能源体制改革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进入纵深阶段。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能源消费结构上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强化新能源的比重。”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要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必然要克服现有体制和机制上的不适应。”目前,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不适应给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了一些问题。以广东地区为例,鼓励非能源企业社会化,通过安装储电器,推出储能电价,利用峰谷电价可实现收益。
  “与新增发电装置相比,储能电价的推行对于提高能源效率更为有效。”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于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将采取具体改革措施,逐步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 在形成机制上分开。
  调整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更可以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云南省风、光、水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新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泰缅边境,实现电力交易成为了张传卫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
  “坐拥新能源富矿,当地人民却无法享受由此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市场化主体过分单一成为了限制新能源开发的第二大原因。”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
  统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发电、配售电等电力业务,为电力市场化交易创造条件。
  “允许社会资本和新的投资主体进入输电通道建设,是实现地区与泰国、缅甸的电力贸易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无论从云南的电力送出到西部的城镇化脱贫,再到分布式、离网型电力的推广,都需要在电力体制、机制上深入改革。”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遵循发、输、配、供各环节相对独立,形成多元化办电、多元化配电、多元化售电的结构,使电力最终会走向配网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所在。”
  法律、法规与能源发展需求同步
  在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后,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应该按照统一方向来调整。
  “自2009年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至今成效显著,但基于当前国内外能源政治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整体趋势的变化,《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均存在一些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修订工作,细化和明确老问题,纳入新形势和新任务,解决新问题。”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武钢:科学重估可再生能源价值 合理确定风电电价
阅读下文 >> 铁腕治污,能源行业在行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815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