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或逾3万亿

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或逾3万亿

2009-07-04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浏览数:10174

   二、国内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如上所述,世界各国政府在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新能源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应尽快实现能源战略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能源结构亟需优化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而代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却处于从属、补充的地位。如表一所示,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虽然在“十五”期间有所回落,但是自2005年以来又小幅增长,徘徊在70%附近。
    化石能源供应刚性特征和对环境的污染特点,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着能源供应和环境容量的制约瓶颈。为此,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丰富、清洁的新能源是实现能源、经济及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能源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降低国际石油依赖,保证能源安全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出“先热后冷”的特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同比增加9.6%。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9.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逼近50%,进口成本大幅攀升则为国内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石油安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应高度重视石油安全与新能源发展。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国内日益尖锐的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产生的冲击。中国应对石油安全挑战,应借鉴美国新的能源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燃料特别是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重视新能源开发,增加投资,鼓励新能源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大力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
    3、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2008年,中国的单位GDP 能耗比上年下降了4.59%,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 和5.95%。当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669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1300万千瓦的目标,落后的电解铝、炼钢、造纸产能的淘汰工作也进展顺利。
    不过,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型化格局仍在强化。与2005年相比,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47.7%上升到48.6%。从工业内部结构看, 高耗能工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还下降了2.1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大技术进步和强化能源管理,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实现的成果却被工业结构重型化抵消。因此, 我国的环境压力还在继续加大。
    国际方面,随着《京都议定书》实施到第三阶段,我国将面临明确的减排压力和要求。未来如果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将有效降低减排负担。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Sh上海砺成专供高强度钢板
阅读下文 >> 海洋能发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发展却受装备业制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845&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