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海洋能发电前景广阔,其技术也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多,在有的方面甚至高于国际水平,但是在行业内外,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史宏达向记者介绍说,海洋能发电技术是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涵盖了动力学、结构学、化学、材料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只要其中一项技术达不到国际水平,比如防腐材料技术欠缺,就会导致最终的技术水平差距。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不够,对于海洋能发电技术提高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史宏达对记者说:“虽然从理论上、想法上、方案上,我们都不比国外差,但是在研发的技术手段和精细程度上跟他们还是很有差距的。”
据了解,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以及尚未到大规模应用阶段等原因,我国目前与海洋能发电技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除了小型的海洋能装置,基本没有批量生产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因此,加工水平、细致程度等实验室不可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洋能发电技术的进步。
除此之外,游亚戈还向记者提出了管理模式的问题。他率领的项目组在广州珠海担杆岛开发了世界首座含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的海岛可再生独立能源示范系统。按照他们的预想,该系统无需电网或其他任何动力系统辅助,便可独立运行,为300人左右的海岛提供电力和淡水。这样,该岛就可以摆脱过去高能耗的柴油发电的模式。在边试用、边研发的过程中,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技术上的难题,他们还遇到了管理模式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收取电费。现在项目组的经费来自国家支持,“但是要是电站推广了,那电费该怎么收呢?所以我们还面临一个管理模式的问题。”游亚戈这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