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0年《全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数据显示,风能密度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就有开发潜力。根据这一条件,我市近海基本上具备了“捕风捉能”的条件。据市发改委能源和环资处知情人士透露,我市已经在平阳南麂、瑞安北龙等较大的沿海孤岛建立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利用风/柴互补解决海岛地区的生活、旅游用电。
按照规划,到今年底,全市将建成5至10个风电场,完成1个近海示范风电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5万千瓦,届时全市风电将初具规模。据介绍,较远海岛因电力输送问题无法解决,无法开发大型风电场,温州近期风能开发的重点集中在近海岸岛屿和沿海岸带。
民企“闻风而动”
丰富的风能资源引得民企“闻风而动”。据了解,目前我市民企从事与风能整机相关联的生产企业主要基地分布在乐清湾和苍南。
华仪风能是较早掘金风能的温州民企。该公司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等专业机构广邀英豪,同时远赴德国、丹麦等国家购买制造风机的技术,在洞头投资建设风电项目,如今成为我市最大的风电发电场。
一手攻风机生产,一手尝试风力发电站建设。前不久,“华仪”在洞头鹿西岛的风能示范场2台780千瓦、总容量156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发电。此举也点燃了民企进军风能开发的投资热情。
由风能衍生来的配套产业也加快了“追风”速度。据了解,我市与风能整机生产相关联的配套企业近30家,主要分布于温州市区、乐清市、瑞安市。如通力减速机公司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齿轮箱,“兴乐电缆”的风电专用电缆已研制成功,并已通过国家电缆中心检测;“人本集团”正积极研发风力发电轴承,将具备风力变速箱轮轴、发电机轮轴、主轴轮轴生产能力等。我市巨大的潜在风能资源引得一些新能源企业觊觎已久,据市招商局透露,大唐新能源、华润新能源、中船海装(北京)新能源等央企在我市开展风电项目前期考察,并于我市相关地方政府签订了风能开发合作协议。
风能“吹”出新空间
尽管民资看好风能市场开发潜力,但由于前期的投入成本较高,也让民资大规模投资的心有忐忑。
市发改委知情人士介绍,风能一个致命弱点是“靠天吃饭”。风力有间歇性,风力发电机组无法单独组网实现不间断发电,这成了大规模开发风力的绊脚石。
虽然我市风力资源丰富,但对风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没达到大规模利用技术成熟的状态。加上技术上原因,目前我市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非常低,导致风电机组造价偏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眼下风能开发的确存在一些瓶颈,但随着传统资源的日益消耗以及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崛起将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国家非常重视新能源开发,相继出台了允许并网、收购电量等利好政策,无疑会加速“追风”速度。
为加大“捕风捉能”的力度,目前,我市编制完成《温州市风电项目建设规划》和《温州市风电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提出风电制造业以乐清南岳风电整机生产基地为轴心,以发电机、齿轮箱、叶片等关键零部件为左翼,以风电装备认证、人才培训、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右翼,打造风电制造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