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资本的助推,很难想象一个成本在市场价之上的产业会发展得如此迅猛。" 长期关注风电领域的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告诉《能源》杂志记者,仅四年时间,国有、民营和外资迅速汇聚中国风电市场,让这个行业以最快速度建立了包括零部件供应商、整机制造商、运营商在内的一整条产业链,每年发展速度超过100%。这样的聚集速度,前所未有。
在全球都在热烈追逐新能源产业、各国都将新能源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时,中国风电的快速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在硬币的另一面,过热的风险已开始困扰这个尚不成熟的行业。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披露的数据,去年中国拥有的1221万千瓦风电装机中,实现并网发电的只有894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28%的已建风电设备因各种原因而闲置。风电上网瓶颈短期内显然难以解决。
而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曾经对风电行业发展贡献巨大的特许权招标也似乎逐渐改变了味道。国有风电运营商为了争抢主要风场,纷纷在招标中报出明显低于成本的风电价格,价格最低者中标,这几乎让每个运营商项目未动工即陷入亏损,或者根本无法启动项目。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初步调查显示,由于中国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普遍不足,盲目追求速度,全国70%至80%的风电场发电量都远低于可行性研究时的预测水平。甚至一些匆忙上马的风电项目原本就缺乏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大部分风电运营商将长期在亏损和微利中挣扎。许多企业在火热的投资过后,深切地感受到了隐忧与苦涩。
除此之外,质量隐患、数据造假、缺乏细致规划、重复投资、运行管理滞后、低维护成本投入等,也成为笼罩在中国这场绿色能源革命之上的阴影。
泡沫之虞
资本的热烈追捧,着实让风电产业风光无限。但没有节制的资金推涨,会否使"金豆子"在最后的接棒者手中变成"烫手山芋"?
随着各路资本蜂拥而入,产能随之急速扩大,许多分析人士开始担心,风电的"加速度"发展可能会堆积越来越大的风险,甚至出现新一轮的投资泡沫。
在绚烂题材魅力的强烈吸引下,风电上市公司股价一路上扬。相比目前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来说,风电热浪汹涌的背后无疑是令人眼热心跳的雪花银。
然而,股市上的"风起云涌"似乎和当年的互联网狂热一样令人无法安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