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投资规模和步伐来看,不断涌现的投资者是否隐藏着短期的急功近利?"智基创投的合伙人林霆认为,危机以来的投资高潮最终会迎来产能过剩,"风电领域已经到了挤出泡沫的阶段了"。
林霆的疑问是,目前已经形成的千万装机容量尚且在风能不稳、并网的瓶颈中依靠政策的支持艰难挣扎,"如此多家大型风电厂,如果建好了发不了电或者送不走电,政策能支持到哪一天,投资什么时候能回收?"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亦表示了类似的担忧:"目前,仅风电的上市公司产能每年就以30%到50%的速度增长,到了2010年,我国风电厂商的总产能大约能达到2000万千瓦,到时候需求也就只有1000万千瓦,剩下的1000万千瓦如何寻找出口?"
而对一些盲目投资行为,经济学家谢国忠的抨击更为激烈:"这是在赶潮流、搞概念,再盲目投资,最终会被套进去的。"
不过,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分析师汪刘胜则认为,包括风电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经历泡沫化的初始阶段,如果没有泡沫化,那么社会资本就不会大量涌入,来支持产业发展壮大,所以目前的投资态势亦属产业发展初期的正常现象。
北京某大型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个人十分看好风电投资前景,他强调,"如果说我们可以肯定风电投资有泡沫,那么就说明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且又被市场普遍认同的估值体系。但事实是风电作为新兴产业,其技术、盈利模式都处于起步阶段,任何一个投机构都不能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令人信服的估值方法,因此,目前的泡沫之说应该是典型的伪命题"。
"风电设备制造业在中国还只是起步阶段,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市场空间肯定会得到大规模释放;而且,国际市场的空间也是充满弹性的。" 温州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老板陈先明对市场容量并不担心。
陈先明还认为,对风电产业投资是否已过热应该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我国政府已经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国家战略,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利用最具产业化前景。"
但国泰君安替代能源策略研究团队指出,替代能源板块的估值压力需要时间来消化。短期股价已经基本反映一定的利好预期,一旦未来不能出台显著的超预期政策利好,则当前的股价很难支撑。转折年?
泡沫之说尚需时间来定论,但目前风电投资如火如荼的整体走势表明, 各种关于风险的争议,以及一些企业的现实窘境都难阻各路投资者对风电的热情。
从相关数据上观察,受需求拉动最大、投资最为火爆的当属风电设备制造业。2007年,中国风电设备生产商只有30多家,占据28%市场份额,一年后这一数字迅速上升到70多家。中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市场的背后,则是一些外资企业的纷纷撤离。中银国际提供的数字证实,中资厂商占据了风电整机市场的大半江山。自2006年到2008年,外资风电企业在华的市场份额从55%倒退至24.5%。中银国际甚至预测,今明两年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滑到15%和5%。
中资与外资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仍在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而市场的供需也可能在下半年出现转折。
中国风能协会预计,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800万千瓦。然而,仅金风科技、大连华锐、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等国内4家企业的产能就达到1200万千瓦; 70多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总产能远超过1000万千瓦。
"07年到08年,由30多家增加到70多家,这种增速是罕见的。"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认为,出于对风电配额的追求和可预期的风电发展目标,未来几年中国风电将依然保持高增长,但发展速度将会保持稳定。周涛分析,今年将是风能制造市场出现转折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