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热”的出发点不仅仅是“绿色”,它更像一个混杂着复杂战略思维的“多元色板”;能源革命绝非只是针对资源和环境的“减负行动”,它更带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利益博弈。昨天,在由本报主办的第二十四期“文汇讲堂”上,能源战略专家、中科院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以宏观视角,解读了新能源热的诸多“潜台词”,梳理了最新的能源变革技术路线。
能源革命是“夺旗之战”
武建东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能源领域掀起举世瞩目的改革,其背景就是希望借助能源手段,重建美国的全球优势。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谁能领先其他国家找到行动方向并动员公众广泛参与,谁能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能赢得这场特殊的“夺旗之战”。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正不断走向成熟。”武建东说,据他统计,奥巴马就任后,就能源问题,美国国会举行了40多场听证会,几乎成为最重头的工作。借助民主党在两院的优势,奥巴马积极推进能源立法,并有效协调了美国政界的“环境激进派”和“保守派”利益。《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从草案提出到在众院通过,只花了3个多月,速度惊人。美国的构想将能源立法从国内法向国际法过渡,从而确保己方利益——《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将2005年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基准年,这已改变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框架——欧洲原定的基准年是1990年。
中国应积极参与变革
在武建东看来,身处能源变革大潮里的中国,面临的与其说是负担,不如说是机遇。
武建东说,中国和美国一起,目前并列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国,中国理应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在传统格局下,中国并没有真正站上制高点。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国情积极参与新能源革命,对中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