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具有多样化,不仅可以发电、供热、还能转化为液体燃料,但这种能实现“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却因各种原因一直难以发展壮大。
“生物质能发展落后,这里边有技术问题,认识普及问题,还有政策问题”,据石定寰介绍,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起步不算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小型沼气池大发展解决了当时农村落后的能源利用状态,把清洁能源带入了广大的农村地区,近些年来,由于风能、太阳能技术进步速度快,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结果导致风能、太阳能迅猛发展,而生物质能却几乎停滞,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应该将生物质能上升到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升其配额比例。“太阳能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受益于政府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生物质能也是一样,离开政策的扶持,很难发展壮大。”
“在我们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对生物质能强调不够,对(生物质能)创新和支持存在欠缺,”石定寰表示,扶持政策的缺失,导致生物质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在整个能源战略里头发展得比较落后。
千亿蓝海待启
根据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今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需达到130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发电、沼气发电与垃圾焚烧发电需分别达到800万、200万与300万千瓦。
就目前发展情况看,要如期完成上述目标并不乐观。不过是一旦发展局面被打开后,生物质能所蕴藏的千亿元市场就会得到释放。
张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保守估计,按照8000元/千瓦的投资计算,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量规划为3千万千瓦,其蕴藏的市场投资价值达2400亿元。
而这仅仅只是生物质发电潜藏的市场价值,如果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在“十三五”期间也能迎来大发展,为提振农村经济、反哺农业带来的连锁反应价值则难以估量。
里昂新能源公司总工程师王国茂对记者表示,目前生物质秸秆的市场收购价格为200~300元/吨,树皮等原料因水分含量大,价格在100元/吨左右。王国茂称,里昂新能源在贵港投建的1x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可处理农林废弃物超过40万吨,可为农民增收9000万元,提供就业机会3000余个。
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举例称,广西是生物质能源大省,甘蔗、木薯、桉树等资源体量大,但是附加值低,资源利用不充分。“以甘蔗为例,虽然制糖占了亚洲的三分之一,但其资源利用效率甚至不如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