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比重已开始下降新能源必成主力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4年底,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石油比重为剩下的13%。
而地方政府也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植政策。8月26日,北京市颁布了针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市级财政按项目实际发电量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每千瓦时0.3元(含税),每个项目的奖励期限为5年”的政策。在业界看来,这将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为显著的示范效应,对分布式光伏,乃至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都是重大利好。
对于我国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行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提高低碳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实现增量调整;二是提高石油、天然气在化石能源比重,降低煤炭的比重,实现存量调整,并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三是提高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的比重,降低煤电(火电)比重。而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度也正在向计划目标不断前进。
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6%(日均),最高发电电力合计7264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火电20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水电4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核电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8%。另外一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火电机组发电量同比降低约5.19%;水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约18.06%;风力及光伏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约9.63%。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在谈及光伏业的未来时说:“畅想一下,5年以后,中国可能是所有的工商业、公用设施等适宜安装光伏的屋顶都被要求使用光伏新能源,并获得相对应的绿色评级;碳排税可能纳入立法,企业根据每年用火力发电的量,承担相应的碳排税,就是说用传统电力需要交税了,所交的税作为财政部光伏新能源补贴资金的来源之一。”
新能源发展有待突破政策及技术瓶颈
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虽已进行多年,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何突破在能源开采利用过程中技术性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等已至关重要,而与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开展合作和通过政策扶植引导国内企业研发关键技术等方式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除了技术问题,还需解决政策支持力度稳定性以及利益机制协调的问题。如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遭遇的限电和拖欠补贴问题,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度,同比增加101亿度,平均弃风率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这意味着,半年时间内中国约有近200亿度清洁电力由于被限发而损失,同比翻一倍多。这些损失的电量折合标准煤接近600万吨。
同时,由于资金来源渠道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补贴缺口达数百亿元。另外,因为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企业拿到补贴的时间有可能超过一年半。
对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问题,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首先,政府应推动完善新能源立法和规划并对新能源产业进行长期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相关产业;最后,要积极引导对新能源产业的消费需求并大力培育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此,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谈到,目前,“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中,其核心是要体现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上提出的能源发展要实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要求,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前提下,把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