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策加码
据了解,当前建设投资成本高而盈利能力低是海上风电踌躇不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每千瓦造价基本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在现行的电价政策下,能盈利的海上风电项目很少。而除去价格因素,海上风电建设还有多重问题亟待解决。
据郭雁珩介绍,海上风电开发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环评、海事、军事等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尽管目前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制定了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标准不一,延长了前期工作的周期。“目前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获取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仍需要较长时间。”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大型风电设备制造、海上风电施工设备制造、海底电缆制造和敷设等关键技术相对薄弱,海上风电机组的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施鹏飞告诉记者,“我国近海多为软土地基,风电场区域面积普遍偏小,风机排布密集,尾流影响大,这会影响机组疲劳、振动等问题。目前风电场设计寿命为20年,但在我国考虑到投资成本,需要将寿命设定为25年。”
尽管风险很多,但随着我国陆上风电优质资源越来越少,发展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施鹏飞表示:“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由‘积极推进’改为‘稳步发展’,已经安排了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做准备,这是最大的机会。”
而针对海上风电进展缓慢的情况,国家能源局日前提出六方面建议和要求,其中对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建议最受业界关注。
国家能源局建议沿海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系统分析建设方案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进度计划;鼓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向省(区、市)政府建议,并积极协调财政、价格等部门,在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基础上研究出台本地区的配套补贴政策,提高项目的收益水平和海上风电的市场竞争力;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简化审批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的用海场址等问题,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三点要求囊括了前期进度安排、补贴政策、审批流程简化三个方面,全面为海上风电发展保驾护航。” 郭雁珩说,“从长远看,列入建设方案的项目一旦建成,规模化效益就会形成,海上风电的市场竞争力也将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