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高速增长,从2013年起超越欧洲和美国(见图5),2014年占全球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的2/3。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中,制定并执行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迅速增长(见表2)。截至2014年底,已有164个国家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145个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部分采取先进技术的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已初具竞争力
得益于政府扶持、产业规模扩大及技术创新,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从1998年到2015年,风力发电成本降低了58%;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平均每年下降6%~7%,并且每年的降幅不断扩大,当前对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的预测数值是2005年预测数值的一半。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2790亿美元,设计发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2014年投资额与2011年相当,但设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500万千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降低。
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已初步具备成本竞争力。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的成本已经接近中国和德国的燃煤发电成本。
2014年,一些国家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成本与成品油零售价已较为接近,例如阿根廷的生物柴油0.56~0.72美元/升,东南亚国家的生物柴油1~1.3美元/升,欧盟的生物柴油1.05~1.3美元/升,美国的燃料乙醇0.85~1.28美元/升,巴西的燃料乙醇0.82~0.93美元/升。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比预测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对可再生能源未来占比的预测数值不断走高。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计划》),提出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15%的目标,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从2050年提前至2020年。为此需要:
1)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截至2014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绝大部分为光伏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9580万千瓦、2650万千瓦和3亿千瓦,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25.6%、67.0%、7.9%。为达到《计划》目标,2015-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需分别达到15.9%、30.4%、3.1%。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组织开展了“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研究认为,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兼顾了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可显著提升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到2050年,全国可能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占比可达60%以上;能源系统的核心将是电力系统,电力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用能方式,功能单一的电力输送网络将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转型;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60%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可达85%以上。
在交通领域,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可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在2035年前超过内燃机燃油汽车销售量,成为主流动力车辆。
可再生能源对中国能源消费的作用日益重要
为了探讨可再生能源在支撑中国能源消费中的作用,需要计算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每年新增电力需求做比较。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从2004年的0.1%增长到2014年的4.1%,增速显著。
2012年以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与全国新增用电量的比值未超过20%;2012年之后,这一比值不断增高,2014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首次超过了新增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在支撑全国能源消费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可再生能源将不断加大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程度,导致石油、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的持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