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资源60%以上为低风速区域,需利用专门的风机设备才能转化出可用风能。长期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低风速风机一直“缺位”。
成立于2007年的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从研发高发电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智能风机起步。成立之初,就专门成立了一支由远景丹麦创新中心的顶级技术专家和中国研发中心的资深产品开发小组组成的国际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2008年4月,远景第一台样机下线,同年9月,就获得龙源电力33台1.5兆瓦风机的订单。
此后,远景陆续推出了业界首台1.5兆瓦87米机组、1.5兆瓦93米机组以及2.1兆瓦110米机组,奠定了在低风速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2014年,远景风机在江苏低风速风电场超过两年的运行数据显示,在5.5米/秒平均风速下,年发电小时数超过2000小时。
当前,远景成熟的2兆瓦系列风机平台的低风速风机产品家族更加丰富,2.1兆瓦115米和2.2兆瓦121米风轮机组为投资超低风速风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远景在中国低风速风电市场中处于领军地位。
跨界汇聚优质资源,打造新能源技术创新平台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敢于跳出‘事必亲为’的老路,敢于突破认知边界、行业边界、组织边界,将自身打造成为聚拢资源的大平台,进行跨界运营,最大程度发挥各环节的创新潜能,这样就可能获得几何级数的成长速度。”远景能源董事长张雷说。
远景将自身定义为一家新能源技术企业,跨出行业边界,引领全球风电技术创新和突破。
远景风机的零部件都由远景所甄选的优秀供应商共同开发定制而成,其江阴中心引入日本精益管理理念,像丰田制造汽车一样用流水线去组装风机,智能化程度和效率非常高。因此,制造环节在远景整体价值链中所占的成本非常低,但却因为高效和柔性成为现金流的强力保证,同时,也为关键部件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支撑。
远景将航天、军事、汽车、IT等领域的顶尖技术,引入风电领域,用颠覆性技术推动能源行业的智慧变革。如远景的智能风机叶片借鉴了V22鱼鹰飞机和波音787的机翼研发经验,使叶片疲劳载荷大幅降低,大幅提升年发电量。远景引用军事领域先进的激光雷达(LiDAR)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可以预测湍流到达的时间、尾流对风机的影响等。远景还引进汽车和航天领域的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双馈系统工程产品开发体系”,使风机设计制造实现一次性成功,且风机发电性能提高了10%以上,成本降低20%以上,大幅缩短了设计周期。
远景各系列的智能风机产品拥有先进的测量技术、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主动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决策算法等多种智能控制技术,这使得每台风机都能根据不同情况自主优化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从而提升风电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远景的核心资源是人才,人才的发展模式是以解决挑战为导向,跳出国家、行业等界限进行快速聚合。
远景跨出国界,以“做事业”理念为切入点,直击国际顶尖人才心理“痛点”,提供宽松自由的研发空间与相当大的研发自主权,激发顶尖人才的创新潜力。同时,远景跨出风电行业,为企业各环节配备最合适人选。如在风机研发上,远景从风电强国——丹麦招募新能源工程师;在软件架构上,从美国招募IT人才;在产品生产上,从日本招募精益生产管理专家。
为了更好地培育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自有人才,远景于2014年成立“种子院”。种子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在国内外顶尖高校招募新人,并根据其自身意愿与专长进行划分。远景将为这些“种子”提供两年的个性化定制培育以及各种成长机会的历练,使其成为远景未来人才梯队的核心主力。
为了让不同梯队人才快速聚拢形成合力,远景还专门设立了三大考评体系:人才和发展挑战系统——向每位员工分配适当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工作,引导员工解决挑战、提升自我;36项行为标准——引导员工树立“智慧、意志和爱”的价值观;360度反馈体系——使员工间能够有效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