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低风速时代”正悄然而至
2016-08-02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
浏览数:747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以下简称 《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到6月底,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同比增长30%。与并网容量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弃风率。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弃风电量达32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2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以下简称 《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到6月底,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同比增长30%。与并网容量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弃风率。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弃风电量达32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2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
与北方弃风限电地区相比,南方低风速地区反而无论是在风电开发规模上,还是在相关风机机型、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看来,中东部及南部地区接近我国经济中心,可以实现风电的就地消纳,弃风限电问题并不明显。未来中东部低风速地区将会是我国风电开发的重点。
现象:风电消纳仍掣肘产业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风电迅速崛起的时期,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集中开发模式将我国再次推向全球风电之冠。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到6月底,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7亿千瓦,累计并网容量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为明显。随着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我国风电产业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与矛盾。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弃风限电。
《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上网电量约1200亿千瓦时,同比增23%;平均利用小时数917小时,同比降85小时;风电弃风电量323亿千瓦时,同比增14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2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三北”地区弃风率仍居高不下,内蒙古弃风率为30%,甘肃和新疆接近50%。
面临行业发展失衡,我国能源主管部门将调整能源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有扶有控,今年上半年针对行业顽疾开出一剂剂良方,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提出建立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引导风电企业理性投资,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监测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分为政策类指标、资源和运行类指标、经济类指标。最终风险预警结果由三类指标加权平均确定。预警程度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绿色三个等级,预警结果每年定期发布。
《2016年全国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新疆5个省份预警结果为红色。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预警机制的推出,对于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最低保障性收购小时数的政策有着助推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解决我国风电产业所面临的弃风限电问题。
趋势:中东南部将成下一轮开发重点
《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省份是云南 (1441小时)、四 川(1377小时)、天津(1266小时)和福建(1166小时)。中东部及南部利用小时数较高。
实际上,我国低风速资源非常丰富,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接近电网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云贵地区。在未来,开发低风速区风场将是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并成为我国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补充力量。
在此背景下,去年以来,部分南方省份通过核准的风电项目开始逐渐上升,近期,福建、安徽、云南等地均有风电项目核准、风机并网以及项目开工等消息传出。
以上情况说明,目前中东部及南部低风速地区已经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将会成为我国风电下一轮的开发重点。
原因:低风速技术进步与地缘优势
“中东部地区风资源虽然不及三北地区,但随着低风速机组技术不断进步,目前低风速地区的风资源已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更加接近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可以实现风电就地消纳。”秦海岩认为,要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2000万千瓦以上的年度增长规模,从而避免因市场大幅萎缩导致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半路夭折。而只有保证到2020年实现2.5亿千瓦的累计装机目标,才能兑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的承诺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发展布局,加大中东部地区开发力度。
此观点在丹麦风能咨询机构MAKE早前发布的 《2016年中国风电市场展望报告》中得到了印证。报告指出,我国第一轮电价下调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二、三类风区平均风电项目收益率急剧下降,而未受新电价影响的部分四类风区拥有了更大吸引力。
- 阅读上文 >> 去杠杆日子里的新能源 关键看你“点啥菜”
- 阅读下文 >> 中国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