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作为在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GE能源集团的中国首个风机组装厂于沈阳正式宣布成立。新成立的通用电气能源(沈阳)有限公司系美国GE能源集团的独资子公司,工厂将主要负责生产1.5兆瓦风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GE风机新厂的设立只是全球风电设备厂商逐鹿中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市场七成多的份额已为国外厂商所垄断。
据称,早在2006年9月,西班牙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格美萨公司宣布,该公司在华投资的首家风力发电厂已正式投入生产。这家工厂位于天津,组装能力为820台。
与此同时,格美萨还与国电龙源签订了中国风能发电领域里最大的一份合同。国电龙源将一次性购买格美萨生产的单机8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601台,这个数字不仅是中国现有风力发电机台数的1/3,也是亚洲地区迄今最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采购项目。
据称,全球风叶三大制造商丹麦的LM公司、维斯塔斯风力系统公司和德国的Enercon公司也已捷足先登,相继在中国投资建厂。
在过去四年,外资主要涉足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市场,现在它们向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以及节能技术市场迈进。Primafuel是一家美国新能源生物技术公司,它正在向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军。它的同路人还有众多外资基金和其他能源技术公司。
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过去几年间,各个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生物燃料技术,从欧洲、美国直到巴西,以消耗粮食为主的生物燃料开始了对土地的争夺。
近年来,中国已经在生物燃料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吉林燃料乙醇、黑龙江华润酒精与安徽丰原等企业通过玉米乙醇消化了大批陈化粮,但是此后各地纷纷上马燃料乙醇企业,为了保证国内粮食安全,2007年国家发改委严厉表示,以后将不再批复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企业。
在种种压力之下,国际上开发生物燃料的企业将目标锁定在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比如纤维素乙醇,非粮作物如蓝藻等做生物柴油、生物质液化等。显然,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也将被外资企业带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西气东输工程尚未全线投产,但外资已从中国利用新能源中发掘出巨大商机。不久前,英国康普艾公司在上海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CNG(压缩天然气)设备制造公司。这将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这家名为上海康普艾大隆高压设备公司的中英合资企业投资额为700万美元,康普艾公司占60%的股份,上海电气集团持40%的股份。公司专事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它高压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从每小时加气250立方米左右到每小时4000立方米左右规格齐全的设备产品。
康普艾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桑德思说:“我们在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做压缩天然气设备制造老大!”他说,在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压缩天然气的汽车满街都是,CNG加气站需求量很大,“中国在实施新能源战略中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缩天然气设备市场。”
外资缘何钟情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