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 外资巨头觊觎中国新能源

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 外资巨头觊觎中国新能源

2009-08-04 来源:搜狐新闻 浏览数:9322

  外资面临中国式瓶颈
  当外资巨头都在为布局中国新能源产业蠢蠢欲动、踌躇满志之时,有一种声音却不能被忽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盲目扩张的势头必须加以警惕。”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从理论上讲,新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新能源要想大规模走上历史舞台尚需时日。
  专家指出,造成该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尚不具备能够为新能源需求创造条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内外皆如此。
  美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但美国政府对待新能源的态度非常暧昧,对新燃料开发采取了不积极的态度,这是因为美国石油公司对政府的能源政策制定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发展新能源的前提是石油公司需投入大笔资金,而石油公司的付出在短期内又难以得到理想回报。
  中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从中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看,要让全社会在发展新能源问题上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和组织能否放弃当前利益寻租。要取得这样的共识,仅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其难度客观存在。
  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障碍不可小觑。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家族的重要成员,从国内情况看,有关该项产业的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大规模工业应用之间还有距离。
  以生物能源产业为例,目前技术难题仍是制约生物能源产业的主要因素,有关该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在国内仍然是空白。当前中国生物质能源加工利用技术集成化和成熟度不高,生物转化和加工效率低下,生物技术转化工艺难以实现规模化。同时,大型精密设备需从国外引进,国产化水平不够,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是制约新能源产业化的瓶颈。
  新能源产业运营成本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够,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产业发展空间。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来说,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量是每年73亿吨标准煤,但开发量尚不足4000万吨。尽管中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且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确实是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多数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行成本过高和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例,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和风力发电成本则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成本更高,约为煤电的11倍至18倍。成本居高不下严重抑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市场容量的狭小又进一步缩小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的空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步伐。所以发展新能源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其规模化和产业化,只有这样方有可能打破成本壁垒。
  新能源产业化面临技术、成本、体制障碍,且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和发展往往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会阻滞其发展步伐,因此适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电科院”突破风电并网的三大前沿问题
阅读下文 >> 海上风电业务需关注运营风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163&page=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