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开发,风未生,浪已起。尽管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到年底才有望出台,海上风电开发也遭遇技术瓶颈制约,但各类利益相关方却早已急不可待地登台亮相。沿海各省纷纷出台开发规划,各大电力巨头四处“跑马圈海”,国内外风机制造巨头争相参与,一时间热闹非凡,纷争四起。
古语云:无利不起早。记者调查发现,在海上风电开发的各种纷争下,潜藏着多重利益角逐。
角逐一:沿海各地“补贴蛋糕”换产业
金融危机下,我国面临着巨大的GDP增长压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地培育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其中,借海上风电开发换取本地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成为沿海各省市的共识,而海上风电开发离不开“补贴蛋糕”滋养。
价格高于传统能源是新能源商业化运用的最大障碍,在可预见的十数年内,政策性补贴仍将是新能源开发的必要支持。我国对开发新能源的补贴采取全民支付方式,即现有电价中,含有0.002元/度的可再生能源附加电价。
参与新能源振兴规划方案的专家透露,在接下来几年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我国更倾向于走既有路线,即在可再生能源0.002元/度附加电价基础上有所提高。
这一政策导向下,建越多海上风电项目,就可以从中央大盘子中争取到更多的补贴资金。为此,沿海各地政府以“万丈豪情”,纷纷出台当地海上风电开发规划,确定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目标,在所难免的竞争已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