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技术国产化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着提升,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能源技术示范工程,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两会期间,记者就发电技术国产化瓶颈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人士,共同探讨从体制、机制、研发等方面推进发电技术国产化。
发电技术国产化瓶颈待解
“具体到实际项目中,由于首次国产化设备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可以在国内生产的设备、部件和原材料还是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制造企业所取得的国产化制造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砚国在今年提交的建议中指出。
据郑砚国介绍,近年来,核电技术国产化在研发、制造等方面获得了积极推动。2016年,“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华龙一号”关键设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核电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CAP1400屏蔽电机、主蒸汽隔离阀、大口径爆破阀,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等的研制成功,使得AP/CAP及华龙系列三代核电自主化及设备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自主化燃料组件的研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尚有部分核电关键设备(如核级仪表、稳压器先导型安全阀等)还需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国产化能力。”郑砚国在两会代表住地向记者表示。
在火电领域,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火电“三大主机”的国产化取得重要进展,已完全能够自主设计制造,但高端泵阀(比如高端调节阀、炉水循环泵)和四大管道(比如P92钢管)这些被喻为我国火电技术国产化“最后一公里”的辅机设备、材料、零部件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宝钢特钢与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润核装)联合生产的P91、P92钢管某些性能指标还优于进口产品。”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程世长向记者表示。
“之前看到过的行业统计,调节阀领域某年度销售总额超过了250亿元,进口品牌总额达135亿元,进口调节阀几乎垄断了所有中高端产品。”天津奥美自动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奥美)董事长卓杰伟曾向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介绍过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