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多晶硅企业和项目,不仅造成了国内产能的严重过剩,同时由于技术局限性,多晶硅生产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长江证券(000783,股吧)分析师徐超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也正因为上述原因,现在很多多晶硅项目都拿不到银行贷款。“上半年银行放贷量已经那么大了,下半年必然会谨慎放贷。所以,企业如果想找银行贷款,基本上是不会贷给你的。”
申银万国分析师则认为,目前来看,国内多晶硅产能和计划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行业明显处于供大于求阶段。预计2010年多晶硅的供给将超12万吨,而照这样的发展趋势进行下去,国内多晶硅产品价格将再次面临下滑的风险。
暴利引发泡沫
行业将有大洗牌
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随着多晶硅市场的暴利上涨,国内从事多晶硅产业生产的企业逐步成为各大政府迫切希望引入的重点企业。“多晶硅这块的产业近几年非常热,去年它在海外的最高价格已经超过400美元一公斤。想当初在2004年的时候,它的价格只有50美元一公斤,绝对是暴涨。”国元证券周海鸥8月28日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长城证券研究所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多晶硅价格为每公斤300美元,而通过多晶硅输出一瓦电的成本价格则为2.09美元。在2009年,虽然多晶硅每公斤单价跌至80美元,其输出一瓦电成本价格也相应跌至0.56美元。
“现在新能源行业中,像多晶硅产品90%都出口海外,非常依赖海外市场。”徐超告诉记者,这也意味着,一旦海外市场出现价格波动,国内众多企业必将首当其冲。“去年我记得价格还在400美元一公斤,金融危机之后就是暴跌,最低的时候跌到过40美元。现在的价位大概在80美元/公斤左右。”
徐超表示,此次政府出手严控,极有可能导致下半年行业洗牌。“行业洗牌的现象肯定会出现,这个就像国内当初刚刚出现新浪、搜狐、网易这些网络公司一样,中途肯定会有企业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