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产业生态圈与产业链内循环发展(从风电到碳中和)
风电产业链通常包括风机零部件制造、风机制造及风电场的运营三大环节。风电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接机制”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风电产业链的形成。风电产业链涉及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气象、环境、材料、工艺制造、电气控制、电子工程,到运输、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
为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战略目标,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新增装机以新能源发电为主,预计2030、3050、2060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分别增加至2570GW、6870GW和7680GW,2060实现超过96%电源为清洁能源。
在风电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
1/ 零部件制造不平衡
国内的风机原来以低单机容量风机为主, 相关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突破相对比较容易。随着单机容量的提高,作为风机核心部件的轴承、齿轮箱和控制系统等因为具有相对高的技术壁垒, 国内市场的供应仍然存在瓶颈。而叶片、塔筒等部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如叶片制造有10 家企业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现在已多达50 余家。
2/ 整机制造产能过剩
2007 年全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只有30 多家,在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有40 多家企业进入风机整机制造领域。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我国风电整机行业前10 名的企业已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0% 左右,剩余的60 来家企业将瓜分其余10%左右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企业可能拿不到订单,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3/ 技术有缺失、产品质量存隐患
我国许多企业的整机制造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引进的技术与国内风电场的气候环境能否适应,往往未经科学论证。加之由于前几年风电设备供不应求,许多整机未经试运行就直接批量生产,这些设备并网发电后,势必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未来10年在欧洲、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带动下,全球海上风电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预计到2025年,海外市场新增海上风电的渗透率高达29%,国内渗透率12%,全球综合渗透率达到17%。
从增速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海上风电市场从2022年将正式进入平价时代,吊装需求快速提升;2022-2025年海外和国内新增装机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35%和44%,全球复合增速为38%,全球实现景气度共振。
1.1.1 从陆上风电市场到海上风电市场的中长期产业发展
(1) 海上风电新装机存在广泛发展前景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预测,全球要想达到本世纪下半叶将全球温升较工业化之前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需要更为激进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全球205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需要达到2002GW,也就是在2030/2040/2050每个10年期间,全球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平均值分别为35/75/87GW,而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仅为不到7GW。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中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风电机组的基本制造技术,但是核心技术仍然有所欠缺。我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风电机组制造的道路。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占领全球风电的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科技将决定风电产业的未来,我们要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由引进、消化、吸收逐渐发展为自主创新,努力由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
(2) 国内十四五海上风电平价趋势
从能源体系来看,我国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在资源上(包括新能源资源)“西富东贫、北多南少”,在需求上恰恰相反。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同时具有运行效率高、输电距离短、就地消纳方便、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海上风电将成为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选择。
•从资源上分析,我国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岛屿6000多个。2010年国家气象中心所编制的风能资源普查成果,我国近海水深5-25米和25-50米海域内,100米高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10GW和190GW,年运行小时数最高可达 4000小时以上;中国风能协会评估中远期我国海上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超过3500GW。
•从需求上分析,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主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以福建、浙江、山东、江苏和广东五个省份为主,当前上述省份电力供应紧张,用电增速较快,海上风电可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补充,为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从季节性上分析,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团队预测,2030年中东部地区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970GW,必须采取“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与“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并举模式。紧邻东部负荷中心的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能够减轻“西电东送”通道建设压力;海上风电与“西电东送”的水电还能在出力上形成季节互补。
国内方面,随着煤炭价格的飞涨以及能耗双控等措施的落实,东北地区及中部、东部地区,先后有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多个省份发布了限电政策,有地区甚至无奈对居民用电进行了部分拉闸限制。
纵观全球五次能源危机,传统能源价格的易操控性及其带来的广泛影响,都警示中国要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下,新能源产业正在经历发展的黄金期。截至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5343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8153万千瓦,风光合计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约24%,发电量占比约为9.5%左右。
由于我国陆上风光资源多集中于西部、北部等地区,加之其资源禀赋的特点,很难真正意义上解决东部沿海地区的用电问题。随着欧洲地区海上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海上风电优越性的逐步显现,我国也开始逐步加码海上风电建设,着力解决东部用电难问题。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起步和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从2009年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并筹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起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2020年新增规模已升至全球第一,有力地证明了政策的推动作用和行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2014年出台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以来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在0.85元/千瓦时的高水平补贴电价支持下,海上风电正式启动商业化发展之路,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新增吊装容量逐年增长。
•2019年起新增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全面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开始迈入竞争配置模式的新阶段,这也是自2014 年海上风电实行固定上网电价政策后, 首次对该产业的电价确定方式进行调整。
•2020年国家明确2022年起新增并网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补贴,明年开始全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全面平价/地方补贴的时代,平价发展阶段正式拉开帷幕。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2020年以来东部省份相继出台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其中广东明确将推出地方补贴政策,浙江省也在酝酿地方补贴方式,其他各省通过大规模的平价开发规划,积极支持本地区海上风电的降本增效和平价开发。
1.1.2 新契机:海上招标重启与评价序幕助力产业链发展
由于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国家补贴范围内的海上抢装项目进行了密集的设备招标,招标总量达到21.9GW,远超2020-2021年11.5GW的实际吊装需求,因此2020年2季度开始,海上风电主设备招标大幅减少,2020年下半年招标需求同比下滑88%至1.4GW,2021年上半年则为完全空白。
2021年9月8日华润电力重新开始就浙江苍南400MW项目组织重新招标,随后中广核也在浙江招标象山涂茨280MW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主机设备。预期2021年4季度广东、福建也将启动平价时代的海上项目招标,总容量或达到2GW以上,我国海上风电招标将进入新一轮平价增长期。
1.2 我国海上招标平台推动风电平价全产业链发展——风电主体结构分析
随着平价阶段海上供应链各个环节共同挤出抢装期间过高的利润水平,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整体降本,2022年开始我国海上风电单位造价进入快速下降阶段,单位造价从目前的1.4-1.8万元区间趋近于1-1.4万元/千瓦,加上东部地区绿电交易可获得3-5分钱的减碳溢价,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2022-2025年我国将迎来海上风电平价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预计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2GW,行业年均符合增速达到44%,三年累计增长200%,成为发展最快的新能源细分赛道。 2025年底预计我国 海上风电累计吊装容量达到48GW。
海上风电投资大致分为主体工程投资(90%)和其他费用(10%);未来主要依靠关键技术突破以及产业规模培育带动全产业链各环节降本。
1/ 主体工程投资
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含塔筒)、风电机组基础、场内集电线路(阵列电缆)、送出海缆、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组成。
2/ 其他费用
主要包括:征海征地费、前期工作费、工程建设管理费、科研勘察设计费、基本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
由于运行维护可达性差,同时考虑抗台风、防腐蚀等技术要求,海上风电机组需要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因而其制造、运输、安装、运维环节的成本均较高。受复杂的海洋环境影响,风电机组基础需要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海冰、海流、腐蚀等因素的长期作用,成本也较高。
其他部分占工程投资的比例均小于10%,但合计占工程投资的30%,对海上降本同样意义重大。
目前海上风电机组向着“大容量、轻量化、高可靠”趋势发展,国外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国内最大单机容量为16MW(明阳智能);单机容量的增加可以显著的降低单位容量的风机物料成本,从而降低单位容量的风机造价。虽然大型以后单台风机造价成本更高,但由于整场所需要安装的风机数量减少,在风机基础、海底电缆、施工安装及运营上的投入都会降低。同时分摊到单位容量的风机造价和其他环节的成本都会大幅下降。
通过放大叶轮直径可以直接提高风机的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但需要通过新材料、新结构来有效控制叶片的重量增加,同时保持良好的气动性能。
以明阳智能海上风机系列产品参数为例,可以看到当风机从5.5MW升级到8.3MW,尽管配套的叶轮直径也从155米放大到180米,但整体物料成本依然有明显的下降,单位容量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商业模式——新趋势:全球海上风机大型化推进
2.1.1 降本分析—风机大型化分析
•由于风机和基础合计占项目投资成本的60%左右,因此是最主要的降本环节。随着2022年平价海上风电启动招标,我们预计8-9MW产品平台会快速取代当前抢装阶段的5-7MW平台,同时2024年起10MW以上机组开始批量进入商业化阶段。
•随着单机功率的不断增加,我们测算未来15-16MW的风机销售价格有望最多较抢装时期的7000元/千瓦下降超过3000元/千瓦,同时风机基础环节(单桩+风塔)也可以下降超过1600元/千瓦。
•未来海上风机能达到尺寸上限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风机技术的创新、传动链的优化、新材料、监管以及运输和安装的限制。
随着风电场规模扩大,海上风电场关键部分投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当开发规模由30万千瓦增加到100万千瓦时,关键部分投资由14097元/千瓦降到12568元/千瓦,降低1529元/千瓦,降幅达到10.8%。
海上风电的规模效益,一方面体现在开发规模扩大后,采购设备、施工、服务等环节有一定的议价空间;另一方面是通过规模化开发能够统一设计、统筹安排织施工,提升建设效率,降低单位千瓦投资水平。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除了降低度电成本之外, 风机规格的增大可以提高风电对电力系统的价值,并提供其他“隐形”效益,包括输电利用率提高带来输电费用的降低,风电输出的稳定性提高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平衡成本,风电长期输出的不确定性减少也将降低投资成本。
“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有望保持年均40-50GW新增装机需求。风电有望进入“退补-行业争相降本-刺激需求-行业竞争加剧-降本”的正向循环,进入高速成长期,叠加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陆上风电以及消纳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的海上风电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我国水深5-50米海域的海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为5亿千瓦,50-100米的近海固定式风电储量2.5亿千瓦,50-100米的近海浮动式风电储量12.8亿千瓦,远海风能储量9.2亿千瓦。
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邻近电力负荷中心,便于就近消纳,可谓是消纳路径与资源禀赋兼备。同时,结合过往各沿海省份能源发展规划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视,部分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装机量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国内海上风电装机量达到约900万千瓦。2015-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的复合增速为55.2%,远高于同期陆上风电的16%。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类型相比,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额及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设计合理的扶持政策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收益的稳定性。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如德国、荷兰、中国、日本、越南等,海上风电政策正在从固定上网电价(FiT)向竞争性机制转型。
在美国,税收刺激政策则应用于海上风电领域,包括投资税抵扣(ITC)和生产税抵扣(PTC)。在新兴市场中,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往往要依靠国际资本,所以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2.2 商业模式分析:以欧洲海上发电先进行业模式分析
2.2.1 欧洲海上风电发展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