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中国风电“出海”:后来者能否居上?

中国风电“出海”:后来者能否居上?

2022-09-27 来源:中国经营报 企鹅号 浏览数:3045

惠誉博华工商企业部副总监唐大千告诉记者,海外的项目业主方非常看重制造商在本区域展业的“历史记录”。“通俗地说,海外业主更愿意相信已经被本土市场验证过的品牌及厂商。因为越丰富的运营经验,越完整的运行数据以及设备经历越长久的时间检验,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投资确定性和更可预测的项目回报率。”

然而,对于在发展历史及技术基因方面均不占上风的中国风机,海外运营记录和历史数据的不充分可能成为拖累其市场拓展进度的重要原因。

“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在海外市场,中国风机在完整生命周期的运行记录方面并不占优,但同样的标准,维斯塔斯已经积累了完善的数据。因此,从风险和确定性角度来看,中国的风机品牌在海外的招投标中可能难获优势。”唐大千表示。

除此之外,秦海岩告诉记者,风电整机商的出海存在很高的准入门槛。“整机商的出海不仅仅是卖风机,关键是要完成风电项目建设。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熟悉各国的政策法规环境,还需要参与融资、认证、物流、施工安装等诸多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

更重要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依赖“本地成分要求”政策,开始对中国整机企业的出海附加更多要求。

远景能源全球副总裁徐刚表示,“通常海外项目会要求中国整机商使用一定比例的当地原材料以获得招标或融资机会,从而保护本国产业在国际激烈竞争下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整机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领域下功夫,才可以在本地化政策、供应链柔性、产品可靠性和成本等需求中达成平衡。”

行则将至:海外的突破

尽管困难重重,步履蹒跚,但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风电在海外赛道的“长跑”已经越来越稳健。

根据CWEA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向海外出口风电机组886台,容量超3GW,同比增长175.2%;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经出口风电机组3614台,累计容量达9.64GW。

与此同时,国内龙头整机企业的海外业务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2022年6月30日,金风科技海外订单量达2711MW。其中,在阿根廷市场,金风科技已成为当地第三大风电整机企业。近日,金风科技在乌兹别克斯坦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其成功签约乌兹别克斯坦Zarafshan 500MW风电项目。据了解,这是目前中亚最大单体项目。

2021年,远景能源出口风机326台,容量超1GW;2022年,远景能源又接连在印度市场斩获订单,计划交付596台智能风机,容量总计接近2GW,创造中国风机品牌赢得单一海外市场的最大订单纪录。

同时,为确保风机高效交付,远景能源已在印度设立工厂。预计大部分项目将于2023年上半年交付并网。

更重要的是,除了国内一贯比较强势的陆上风机之外,在海上风电领域,风机的出海同样有亮眼表现。

2021年,海上风电机组首次实现出口,容量为324.8GW,均出口至越南。其中,明阳智能在该领域的突破尤为明显。

明阳智能副总裁叶凡表示,“过去两年,明阳智能在越南获得了中国整机商在海外最大的单体海上风电项目机组订单,总容量达到375MW;在日本也斩获了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订单;在欧洲,明阳智能已经吊装地中海首台海上风电机组,这意味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成功进入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另外,明阳智能还与欧洲的一些头部开发企业以及一些浮体公司合作,取得了2个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成绩的背后,除了国内整机企业不断创新、弥合技术差距之外,国内完整、配套的产业链优势逐渐显现。

秦海岩向记者表示,目前,不仅国内风电整机企业能够提供极具技术、质量、价格竞争力的丰富机组产品组合,同时,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即便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的制造基地也是其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支撑。

“国内生产的发电机、轮毂、机架、叶片、齿轮箱、轴承等的产量占全球60%~70%。以维斯塔斯为例,其中国制造基地每年的交付量在全部交付量中的占比已超过50%。”秦海岩补充道。

更重要的是,唐大千告诉记者,中国风电全产业链的打通及本地化,使得国内整机企业得以在席卷全球的负利润风暴中仍拥有相对满意的利润表现。

2021年,国内5家上市风电整机企业业绩高涨。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电气风电、三一重能的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16.65%、125.69%、183.13%、21.68%、22.93%。2022年上半年,上述5家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19.2亿元、24.48亿元、2.95亿元、1.14亿元及7.98亿元。

厉兵秣马:向着海外进发

实际上,当前,全球风电正面临严峻的供应链挑战。

伍德麦肯兹报告显示,受能源价格通胀、专业物流成本飞涨、人工成本暴涨、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供应链中断以及激进的电价招标等多重因素影响,西方风电整机商在过去两年中亏损超过34亿欧元,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就损失近15亿欧元。

为应对上游成本的快速上涨,改善盈利状况,海外风电整机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涨价策略。彭博新能源财经显示,2022年上半年签订的风机协议价格高达92万美元/兆瓦,比新冠肺炎疫情前增长18%。

全球风机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与全球其他风电市场的定价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及技术的进步,风机价格不升反降。金风科技投资者演示材料显示,2022年6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1939元/千瓦,相比去年同期降低25.25%,相比抢装阶段的价格高峰已经“腰斩”。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风机在全球市场的价格优势开始显现。但与此同时,伍德麦肯兹报告显示,受低价影响,尽管中国整机商整体财务表现亮眼,但是在过去5年中,利润也受到一定程度侵蚀,2021年EBIT(息税前利润)比2016年低32%。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像越南这样还有补贴的市场)已经成为整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企业开始以更大力度拓展此类市场。”

秦海岩也向记者表示,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风电设备出口正在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指数级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市场体量、市场熟悉程度及能源结构战略性转型等因素,中国整机商的出海更像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唐大千向记者分析称,短期来看,中国风电整机商的市场格局仍将是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拓展海外。

根据CWEA统计数据,2017年~2021年,中国风电整机市场中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6.6%、95.4%、96.7%、95.3%及97.6%。同时,中国风电市场体量庞大,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93.6GW,仅中国就贡献了装机总量的51%。并且,伍德麦肯兹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总装机的48%以上。

基于此,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国内风机出海不会是一场速赢,而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和长期的规划。

唐大千告诉记者,想要决胜海外市场,国内整机企业必须修炼更加深厚的内功。“市场和布局越是全球化,对全球风险的敞口暴露得就越多,目前在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本地化供应链的保障下,国内整机企业可以对全球海运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形成一定程度的免疫,但随着出口规模和比例的扩大,今天困扰西方整机企业的问题,我们迟早也要面对。”

“海外市场更看重全生命周期内风机的价值,因此,我们的价格优势并非是唯一的考量因素,想要真正在全球市场扎根,安全性、稳定性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才是更核心的价值。”唐大千说道。

阅读上文 >> 2022年中国风电机组成本结构占比情况及细分行业现状分析
阅读下文 >> 欧洲风能白皮书:风能不兴,能源独立难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447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