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欧洲风电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危机
文 | 王征 (邮箱:windenergy.janetalksuk@gmail.com,欢迎读者通过邮件参与讨论)
在8期的文章中,笔者梳理了今年以来欧洲能源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力。其中的动因之一是欧洲自身缺乏具有弹性的产业链,无法支撑未来的发展规划。在本期的文章中,笔者将重点探讨:欧洲风电产业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且技术先进,在2018年即建立起关于产业链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业原则,但为何多年后却仍未能打造出具有弹性的风电产业链;对于正面临严重“内卷”的中国风电产业而言,又有怎样的警示作用。
欧洲风电产业链现状
以整机商为例,欧洲的Enercon、GE Renewable Energy、Nordex、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目前皆处于亏损运营状态。作为今年年初时唯一一家盈利的整机商,维斯塔斯在6月的中期财报中披露了近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的净亏损,较2021年同期的8300万欧元盈利,降低了413%。虽然对于财务指标变化,需要经过进一步分析才能了解其背后的具体原因,但中期财报中2.9%的毛利率,相比2021年同期的水平??10.6%,确实令人担忧。Nordex的毛利率,亦从2021年上半年的18%降至今年同期的11.6%。
2月,5家整机商联合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致函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警告欧洲风电供应链“健康状况不佳”将导致《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后续的实施面临极大风险,同时呼吁行业积极地从政策高度采取措施保护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很简单:一旦整机商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势必会向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商层层转嫁成本压力,从而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后果同样很严峻,若没有可控的弹性产业链支撑,作为化解欧洲能源危机的最优解之一,欧洲风电产业的中长期目标将止步于空中楼阁。
图1 欧洲风电产业链分布地图 来源: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
欧洲风电产业链困境形成的动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本溯源,欧洲整机商处于长期亏损状态的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欧洲能源政策一贯对“降本”的过度关注。欧洲能源补贴机制设立的初衷,是为刺激开发商对新能源研发的投入。在能源三难困境(能源安全性、绿色可持续性、平等可负担性)中,更偏重于“绿色”和“成本”两个因素。尤其是后期采用的差价合约(CfD)竞拍机制,长期以来仅以竞拍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开发商要获得政府补贴,只能竞相投出低价。虽然成本的大幅下降,确实促进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仅关注价格的激励机制下,为保障利润,未来预期固定收入的低价直接导致开发商最大限度地压低上游产业链供应商的价格,以此转嫁成本压力。供应商为了进一步降本,会选择压缩生产设备的投入,转向外包,既避免了固定资产的资本投入,降低长期维护成本,也可以享受境外国家低人工成本的红利。由此刺激了风电产业链向低人工成本国家发展的趋势,限制了欧洲自身生产能力的完善和扩张。
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下,产业链全球化能够帮助实现成本最优,欧洲当地能源投资不足的问题被掩盖。然而,近年来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设备、零部件的供应遭遇全球物流中断,被滞留在港口,严重影响了按时交付,导致项目延期、产业链中断的问题凸显。同时,受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猛涨、海运成本翻倍、通胀飙升的影响,已承诺按固定价格交付的产业链供应商为保障交付,不得不自行消化额外的成本,以保住行业声誉。这不仅让欧洲已有的困境雪上加霜,也给未来报价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由于欧洲风电项目的核准流程冗长,审批速度远远滞后于预期的新增装机发展规划,导致开发商很难实现规模效应。该议题几乎出现在当前所有的风电行业会议中。受限的核准容量,不足以激励产业链企业加大投资,通过扩大产能降低单位生产成本。2021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174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但仅为期望达成的年度规划目标??3200万千瓦的54%。
此外,欧洲的产业链供应已经在市场上显现出捉襟见肘的态势,本地的产能规模难以支撑目前处于规划中的储备资产。在近期的海上风电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中国供应商的身影。例如,东方电缆成功为SSE公司在英国的项目供货;大金重工亦供货英国海上风电项目。这对中国产业链供应商而言是绝对的利好消息,增强了供应商将产品出口至欧洲的信心。然而,这也增加了欧洲风电产业链对国际厂商抢占欧洲市场的危机意识。欧洲风电行业最为担忧的是,风电产业会与全球光伏产业一样,设备生产将被中国供应链垄断,届时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会受制于供应链的供应。正是在此背景下,欧洲市场出现了“欧洲制造”的呼声,以及愈加严格的“绿色壁垒”。
欧洲风电产业链脱困方案
伴随近期因欧洲能源危机等因素引发的对“能源安全”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就国家政治层面在升级能源政策中体现出的对能源供应独立性的偏重而言,还是从商业层面对产业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担忧来看,要想有效解决能源问题,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针对于此,首先应从改变政府补贴竞拍机制做起。以英国、德国为首的风电大国已开始在竞拍机制中引入非价格因素。英国的苏格兰海域首轮招标中引入了“供应链声明”,要求开发商在竞标用海权的项目前期提前布局后续建设及运维中所需的供应商;英国第四轮差价合约的竞标中同样强化了对产业链本地化的评分要求。德国在7月通过的《海上风电法案》(WindSeeG)修订案中,摒弃最初提案中的差价合约机制,引入双轨竞拍机制,拟在2023年6月和8月举行的两轮竞标中将价格评判标准的权重降至60%,其他40%为非价格评分标准,如使用绿电、行业培训和环保等因素。
其次,欧洲风电行业呼吁将未来电价补贴的定价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挂钩,以为业主方提供长期的价格保障。在欧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期,风电或太阳能发电项目所获得的政府补贴皆以固定收益作为风险规避手段,这在确保了未来收入的同时,也关闭了享受上行风险获益的可能性。因此,即便在近期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的情况下,享有固定补贴机制的开发商并未获得额外的利润。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欧洲风电行业强烈反对英国和欧盟政府拟将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的暴利税(windfall tax)范围扩大到发电行业的动议。
同时,欧洲各国政府在意识到能源独立的紧迫性后,必须加快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这样才能实现雄心勃勃的规划目标。为此,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增加公务员;其次必须平衡其他公共利益,如考虑景观影响、物种保护等人居环境因素。
面对市场需求的增加,产业链的技术工种人手短缺也是阻碍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产业工人的可就业人数和专业技能水平是欧洲风电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技术咨询公司和生产制造业受此困扰已久。咨询公司不愁从外部接不到项目,但却缺少人手来完成项目的交付。技工短缺,则限制了制造业的产能扩张。
以上每一个方案,都要求有大规模的投资进入新能源领域。自能源危机爆发以来,英国已有30多家能源供应商倒闭。由于担心另一波崩盘的到来,英格兰银行在9月上旬同意向英国能源企业提供多达4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204.4亿元)的贷款,作为短期内应对飙升的能源市场价格的流动性救助基金。这笔资金将基本上保证能源供应商可以支付他们承诺在批发市场购买的任何电力,并让他们为自己投保以防止价格上涨。欧盟亦将采取前所未有的支持措施来干预能源市场,通过限制电价并对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筹集1400亿欧元,以缓解迫在眉睫的冬季能源危机。这些措施仅针对短期目标,治标不治本。要实现能源安全,必须有大规模“真金白银”的投入。无论是英国的新能源政策,还是欧盟的“REPowerEU”计划,都承诺政府将提供财力支持,并呼吁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这将不仅包括对产业链企业的直接投资,也涵盖了对可再生能源配套产业的投资、项目融资替代方案的创新、新能源类型的商业化、对提高能源利用率相关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
对中国风电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欧洲风电产业链当前困境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竞拍机制激励业主或开发商长期一味关注降本。虽然引入竞争机制确实使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曲线的斜率更加陡峭,同样刺激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其对当地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并未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到中国,虽然国内风电产业经历了退补,已进入平价时代,但在业主方招标过程中,通常仍以价格为主导。尤其在平价时代,开发商的项目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整个资本性支出(CAPEX)中占比最高的因素??整机商的报价。因此,以价格定成败的做法虽然可以被理解,但从风电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将产生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一是整机商的成本压力将会被转嫁给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商,连带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二是利润空间遭到压缩会阻碍整机商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进行投入,不利于其提升自身的实力,以便未来展开国际市场竞争。由此导致的另一个隐患是,部分整机商为了追求利润而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牺牲产品质量。这种情况很难被预警规避,一旦发生,造成的伤害将更为深远,会直接大幅增加项目后期的运维成本和安全质量风险。
对此,建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要求项目业主在招标中,适当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质量监控等非价格因素的关注,增加项目前期的风险管控。就长远而言,这将对整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业界需要重新认识并定义“降本”。首先,应当明确降本是风电进入平价时代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设备价格不等同于风电成本。虽然整机价格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50%,但也仅是风电全生命周期成本中的一部分。机组大型化是公认的风电产业链降本最有效的路径,关注设备制造的单位成本是没有问题的,但衡量“降本”的程度还是要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平准化度电成本,而不是仅盯着机组设备的价格。项目开发期的开发成本(DEVEX),安装期除整机设备之外的资本性支出,运维期的运营成本(OPEX),以及退役期的成本管控皆有优化空间。如开发期,可借助无人机进行勘探;前期安装过程中,可加强产品质量监控,避免后期修补支出;运营期,可采用数字化集中监控,以及通过风电机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可利用率;等等。由此可见,将风电“降本”的压力全部集中到整机商身上,对设备供应商是不公平的,仅关注这一点很容易导致对全局成本把控的偏颇。同时,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有赖于全行业的支持。
对于寻求“出海”的产业链企业,目前是否正在考虑将部分制造能力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或其他东南亚国家?此举无可厚非,在市场化的经济大环境中,资金、人员、后续的产能都将向成本最优的区域倾斜。然而,只关注成本因素将容易忽视对其他重要因素的考量。欧洲产业链的经历就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首先,我们需要且必须维护自身生产能力的独立性,以保障能源安全中所涉及的供应链充足性与稳定性,不能仅考虑成本因素。当前,国内产业链企业在寻求产能转移时,成本仍是影响决策的最关键因素,但我们必须提高对非价格因素潜在风险的认知,如地缘政治风险、当地的合法合规风险、产业相关的绿色壁垒等。其次,就成本而言,除了易于量化的显性成本,还有诸多隐性成本需要关注。建议产业链企业在衡量产能转移方式和选择境外厂址时,提前规划,整体考量,以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利用当地融资来分散风险、开源节流。
同时,业界必须要警惕过度竞争,以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虽然国内风电产业链面对的大环境与欧洲不同,但经济原理是相通的:在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中,适当的竞争可直接促进成本下降,进而推动产业链企业的淘汰、整合。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经过逐步的优胜劣汰,目前欧洲市场上的整机供应商屈指可数。
在国内,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战略大方向与近年来退补前激增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进入风电行业。然而,在经历了“抢装”后,短期内风电市场增量有限,供给的增量大于需求的增量,从而导致了行业“内卷”。从国内日趋激烈的“价格战”不难看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生市场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依靠低价策略确实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抢占市场,且风电机组的质量问题较难在初期显现,但对企业而言,此举只能是短期行为,不具备可持续性,尤其是绝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来获取订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于私是玩火自焚,于公会伤害风电产业的有序发展、延误双碳目标的达成。
因此,建议整机商量力而行,扬长避短,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突破,实现真正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解决方案之一,笔者呼吁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当前的关键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严格要求行业产品质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于产品规格的质量要求和监督,国内目前尚未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但部分国内整机商并不赞同国内设备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为什么?因为一旦接轨,国内行业的“内卷”就会被轻易带入国际市场。这种无奈真实体现了行业“内卷”给整机商带来的心理阴影。无疑,它也会阻滞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