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风电发展前期,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管理水平不高,效益并不是非常明显。2008年我国风机并网发电约为890万千瓦,发电小时数不超过2000小时,不少风电场出现亏损现象。另外,由于风电发展较快,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风机无法并网。”朱俊生介绍说。
对此,史立山认为,与常规能源相比,风电具有密度低、分布分散的特点,特别是它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面临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技术、准入标准、建设管理及运行控制等等。
“我国风电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开发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特别是海上风电的技术问题更为突出。此外,还需要开发适应风电特点的电网运行技术和储能技术。”史立山说。
他同时强调,我国风电产业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技术标准认证等产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技术研究和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人才和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加快建立适应新能源产业服务体系是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他认为,上述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而且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建立。因此,如何使风电发展更好的融入到常规能源发电体系中,制定适应风电特点的能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我国促进风电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任务。“虽然风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体看风电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今后风电发展的任务更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史立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