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狂的尴尬

“风”狂的尴尬

2009-10-31 来源:中国财经报道 浏览数:2292

    风电场的投资商们在内蒙草原上跑马圈地竞相角逐,而风电设备制作商则在包头摆下了擂台,众多厂家都看上了这座距草原电场最近的大城市。记者在包头见到了华锐风电的技术总监陈党慧,他告诉我们,眼前正在建设中是华锐在包头的风机制造基地,整个区域占地达到200亩。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党慧说:“那么这个车间它的产能就是说当它建成以后,我们每年可以在这个车间里头生产出来15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那么就是说按我们现在1.5兆瓦的机组来说,就可以装1000台,每年可以装1000台。

    这个车间高有20米,相当于一个六层楼房的一个高度,仅这个车间的投入就有2个亿,整个风机生产基地的投入有20多亿元,风机制造包含有叶片、发电机、塔筒等10多个零部件系统,一般规律配件厂都会在风机制造厂的周围安寨扎营,目前仅包头地区就已经有20多家风机制造商在此建设了生产基地。据统计,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已超过70家,风叶生产企业50多家,塔筒生产企业则有近100家。一个可对照的数字是,在全球范围内,如果不算中国的风机制造企业,风机制造商只有十来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应该说04年之前,我刚才说了,大家都担心中国能不能造出风机来,兆瓦机的风机,大型的并网风机,那么现在来看,就是通过这两年市场打开了,我们增长很快,我觉得这个到现在我们说了整机厂有70多家了,然后零部件厂,像叶片厂也有40、50家,现在基本上处于一个就是竞争很激烈的一个态势了。”

    需求造就市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的印象中,两年前国内的风机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现在形势完全变了。李俊峰说:“就是在07年下半年的时候还是供不应求,那个时候有人就说老李你能不能催催货让他们的风机尽快给我们安装上,因为当时一个什么情况,就是我核准的项目,如果不装风机的话,这个开发权就收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22.3倍,在国外,每年30%增长速度已经是很难想象的,而国内近年是以成倍的速度飞跃式的增长着,而跳动增长的数字背后,那个在许多产业出现过的问题也在风电制造行业中出现了。李俊峰说:“所以说我一直在想,就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应该从快向好的方面转变,在好上下工夫。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当然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问题,有了这个装备的总的规模,那么好就有了基础了。有了,我觉得有规模就有做好的基础。现在就是呼吁整个行业,从这个快要转到好上来。”

    据了解,大型兆瓦级风机日益成为全球风能技术发展的趋势。国外风电机组目前已普遍达到兆瓦级,我国国内目前本土化生产的风电设备在机组总体设计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核心问题实际上我们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我们现在基本上属于组装风机,而不会设计研发风机。就是大部分的企业这个技术都是从国外购买来的,或者委托国外公司设计的,我们国内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设计研发能力,那实际上这是对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第二是在这个风机的可靠性方面,也还要加强,这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现在开始通过过去靠引进,现在靠这种联合研发,这种技术也适当的掌握了一些,不同程度掌握的一些,自主的品牌和自主的技术,这个在不断在进步。总体来说,我们的风电和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

    而更让专家心焦的是,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四,但风机制造却还没有一个国家标准,目前所采用的都是国外的标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这些标准大多都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就是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这个标准,这些标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中国国情的适用性的问题。就是这个标准人家国家是,欧洲是为主导的,这个标准出台,是根据欧洲的环境条件和风况来开发出来,来制定出来。

    秦海岩表示,欧洲为了制定风电标准,在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测控装置,对风进行观测,总结出风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才制定出了标准。但是中国的风况跟欧洲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环境条件也有很大差异。秦海岩说:“将来比如说你放在内蒙古,那我内蒙古风况是什么样,风模型是什么样的,你要按照内蒙的风来设计,你放东南沿海又不一样,东南沿海的风况来设计风机,这样的话能把我们的标准完善起来。”

    据了解,为了摸清我国风资源的家底,2007财政部拨款3亿元支持国家气象局建立了全国的风资源观测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就能总结出中国的风力模型,为制定我国的风电技术标准奠定基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这个观测工作今年这个上半年观测网已经建起来了。至少要测一年的风,那明年的年终我们能拿到数据,然后我们进行半年的分析,再做一些工作,可能明年年底我们拿出一个初步地我们国家风况。

    风电在我国来说就像是一个幼儿一样,需要培育,需要扶持和引导,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您也许不知道,现在在您每使用的一度电中,其中就有两厘钱是用来补贴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别小瞧这两厘钱,可以说这两厘钱是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假如再在每度电中多征收8厘钱,也就是每度电征收1分钱,你怎么想?会影响到您的生活质量吗?

视频: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5195423621881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丝扣防粘剂,高温抗咬合剂
阅读下文 >> 中国发出越来越强烈信号:向着低碳经济,前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800&page=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