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 投资者进退两难

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 投资者进退两难

2009-11-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6103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6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结果,除华锐、金风、东汽三巨头外,湘电股份(600416,股吧)、浙江运达、广东明阳也首次入围。 

  “从未来大趋势来看,由于企业越来越多,肯定还会有一些企业能进入特许招标名单,但空间已经不大。”海证券分析师李新渠说。 

  湘电集团董事长周建雄则对记者表示,“未来进入特许招标名单的企业在8家左右属于合理范围,这样既能保持适度的竞争,又不至于竞争过于激烈,从而伤害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S形发展曲线? 

  促进产业发展与导致产业过剩,风险投资追逐所带来的这两大效应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如影随行。 

  事实上,目前国内公认的风电整机前三甲中,除东方电气(600875,股吧)属央企外,大连华锐风电与新疆金风科技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持。 

  其中,本土创投元老阚治东管理的东方现代投资(000900,股吧)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投资的华锐电气,已是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商。 

  “我对风电行业依然看好,作为新兴行业,初期市场出现过热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经过痛苦的洗牌后,存活下来的风电企业的产品才能真正经受市场考验。”阚治东说,从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来说,大部分企业都会经历一个倒转90度的“S”曲线发展过程,这是合理的。 

  “肯定有一天,风电成本要低于火电,所以风电行业的真正爆发性增长期还没有到来。”阚治东信心满满地说。 

  所谓“S”曲线,是指新兴产业在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投资者蜂拥而入,使市场泡沫开始累积。在经历短暂繁荣后,由于产品、市场等原因,新兴产业将出现行业洗牌。一些活下来的企业将突破前期瓶颈获得飞速发展。此后,随着行业逐步成熟,利润将逐步趋于稳定并下降。 

  显然,目前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已经进入到S曲线的低谷期。 

  “行业出现大整合已在所难免。”李新渠说 

  “我们下去看项目时发现,几乎江苏每个沿海地级市都提出要打造风电设备产业园,除十来家整机企业外,配件企业也已有几十家。”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一位人士说,但真正有自有创新技术的企业还是太少,基本上都是对国外技术的模仿。 

  “风电设备投资的一个特点是,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属于大投入大回报的典型,由于资金需求大,风电设备企业一般都会进行多次融资,且数额较大,所以整机企业背后往往都是好几家投资人组成的联合投资团。”上述人士说,“对于这样的大项目,一旦失手,对于投资人来说肯定是损失惨重。所以,对于难以为继的项目,投资人肯定会希望被收购以挽回部分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信风电整机领域接下来很快会出现一些并购案子。”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东北成全国风电发展最快区域 装机容量582万千瓦
阅读下文 >> 新能源产业:在“产能过剩”阴影下突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990&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