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并网标准或成罪魁祸首

风电并网标准或成罪魁祸首

2009-11-23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浏览数:10182

  风电场企业认为电网企业发展缓慢,是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根源。电网企业则认为风电投资商盲目“跑马圈地”而不注重核心技术的发展,所以风电上网技术并不高,质量太差,如果电网全额接受风电会拖垮整个电网。

  解决并网迫在眉睫

  固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问题在于,风电入网的标准应该由谁来制定?

  业内专家表示,国家电网作为企业,必然以营利为目的,其制定的风电入网标准假如成为行业标准,很难说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是促进还是阻碍。因此,国家电网公司试图以自己制定的标准作为行业标准的做法,不可避免地遭到业内诟病。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2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但实际并网发电的风机仅占吊装完成的风电装机总量的73%。2008年全国风力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432小时,与规划的平均利用小时数2200小时相去甚远。

  按照此前《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电网企业应当全额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也比传统电源要高。正因为此,国家电网多收一度新能源的电力,就意味着少一些利润,这导致其接受新能源电力入网的积极性并不高。而电网运行“安全高于一切”的要求,又可以很方便地成为国网手中的一道“挡箭牌”,令新能源成为其眼中“质量最差”的产品。

  不可否认,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确有不稳定的特性。但也应该看到,电网的发展落后于新能源发电的接入需要,也是不争的事实。

  近十年,我国风电装机年均增长70%,约为世界风电年均增速的两倍。而电网的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新能源电源的建设。

  业内专家认为,国家电网近期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表面看是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由于国内新能源发电大规模的并网需求倒逼所致。假如不是当前迫切的新能源入网需求,国家电网可能还会将更多时间、人力和金钱投入“特高压”的建设中。

  据了解,国家电网给出的这一并网标准,还没有正式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但对于风电设备商而言,技术的提高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门槛。正如金风科技(30.89,0.14,0.46%)董事长武钢所言,“这个规范(欧洲市场风机技术规范)西班牙已经开始实施,留给中国制造业的时间不太多,我们必须面对它。”

  专家认为,只有通过电网、电厂和设备商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尽快推出国家层面的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国外市场有望成为我国解决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一个途径
阅读下文 >> 中国风力发电产业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4140&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