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

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

2009-12-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数:3664

  人们注意到, 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专家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工业、建筑、交通减排,二是森林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虽然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释放氧气15—20吨。

  今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已达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36%。在2007年APEC会议上,中国对世界承诺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20%。如今这一承诺已提前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查与上次清查间隔5年。在此期间,我国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的2.15个百分点看似微不足道,考虑一下我国每年有巨大的木材需求、森林采伐不可避免、造林存活率有待提高的实际,就可掂出它的分量。

  1980年至2005年的25年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控制毁林、净吸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累计51.1亿吨。

  低碳城市的实践方兴未艾,公众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成为首批入选试点城市。此后,“低碳城市”的名片越来越受青睐,珠海、杭州、贵阳、吉林、南昌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

  正在紧锣密鼓筹办世博会的上海,以世博园为载体实践“低碳世博”的理念。世博园集成风电、光电、光热、地源热、江水源热等各种清洁能源技术;大规模集中使用半导体照明,园内交通通过应用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等,实现园区交通车辆零排放。

  低碳城市的美好愿景,决定了它不是哪个领导的一厢情愿。谁不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天蓝水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呢?节水、节电、节纸,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多用购物袋,倡导步行、骑车,多乘公交少开车等等节能环保生活方式,“从点滴做起,不怕改变,就怕不变”,在社区、在学校、在企业、在机关,在中华大地得到越来越多响亮的回应。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力发电产业发展需的推力在哪里?
阅读下文 >> 美暗中争夺低碳经济主导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433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