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注定要在人类迎战气候变化、开创低碳时代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
就在这一天,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确立了2020年前各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不仅将对下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带来重要推动作用,更将成为两个大国竞逐未来低碳经济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标志。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而哥本哈根大会正是各国主动寻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次契机。对中美两国来说,此次同时公布减排目标的行动将吹响大国在这场全球性革命中开展联盟与博弈的号角,并给各国更换自身能源系统的努力做出表率。
强制减排倒计时
北京时间11月25日晚间,美国白宫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就在上述消息发布的数小时后,中国宣布,11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中美两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布上述减排方案,这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应该双方事先有过沟通。”能源战略专家、《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教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中美需要反复沟通才能达成协议。而一旦中美之间未能达成协议,则意味着未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所达成的协议也将失去意义。”
在他看来,由于中美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加占到了全球将近一半的量,如果两国能在减排方面有所行动,势必会对气候大会的召开以及谈判进程带来推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同样告诉本报记者,既然现在已经确立了上述目标,就逼着中国必须从2020年往后倒推来发展,“如果风电在2020年达不到1.5亿的装机容量,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大国联盟与博弈
尽管从表面上看,此次中美两国同时宣布减排计划的目标所指都是为哥本哈根大会做姿态,但从更深的背景观察,这也是两个大国看到了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而做出的一种战略部署。
“各国在达成减排目标的背后,真实的背景是大国联盟与大国合作的关系,其实质是推算出各国更换能源系统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武建东告诉本报记者,达成世界性减排目标离不开中美两国。而一旦中美在气候、能源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则意味着世界经济具备了一次重新振兴的逻辑起点。届时,低碳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中美这两个全球主要大国的机遇而非负担。
而在武建东看来,此次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更是两个大国之间联盟与博弈的产物,因为这表明中美达成了以2005年为减排基准年的共识。
由于此前欧盟的减排方案是以1990年为基准年,而中国此番确认以2005年为减排基准年,“这相当于在基准年的确认上帮了美国一把,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基准年很可能成为未来哥本哈根协议的重要基准年。”武建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