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四五年之后,现有的技术都会被颠覆。
●“大型化”是一个方向,但我总觉得市场在“炒概念”。因为陆地资源就这么多,2.5兆瓦到3兆瓦已经很大了,再大的话运输会非常不方便。
●前几年国内一些风电设备商是否真的达到了70%国产化率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他们的零部件如轴承、变频、发电机等用的是国外产品,把国产塔筒也算入国产化,才勉强算有了70%的国产化率。
●上一轮的风电设备公开投标,内资企业报价为每千瓦约5200元,而外资的报价高达6200元到7000元的水平,一个千瓦就要高20%到30%。
中国风电[0.86 0.00%]设备产业在这5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仅有76万千瓦的装机量,2009年则可能达到2000万千瓦装机。竞争格局也在短短几年被改写。2006年,外资风机新增市场份额为55%以上,到了2008年,主角就变成了国内企业及合资公司,高达76%。
市场人士都承认,风电设备行业的惊人增势与相关政策支持、影响是唇齿相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专项财政资金、发电费用分摊制度、大型风场采购时要选择“70%国产化率风电设备”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的推波助澜,使得中国风机制造的第一团队——金风科技[27.65 -1.14%]、华锐风电、东方电气[44.27 -2.01%]、湘电、浙江运达等中资公司攻占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迅速击退那些在全球风机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的外商企业。
但去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提醒道:风电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这似乎是一个不好的预兆。而且,风机厂商们现在也有不少的烦恼:本土企业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外资公司不断降价、政府对风机市场的鼓励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以上规定淡出 未来竞争越发激烈》的新闻后,一些行业内人士还纷纷致电记者询问,目前的风电场招投标政策是否也会有变化。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未来的5年,我国风电装机量是否还会以每年70%以上的增速惊人的发展吗?中国企业能否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外资企业机会何在?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及时连线了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维斯塔斯中国总裁唐玛勒、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邹长宁以及金风科技董秘蔡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