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人士看来,70%国产化的政策,对于国产风电设备厂商无疑是一把保护伞,“等于把这些企业与真正的世界先进水平隔开,反正大家的质量都不怎么样,你只能在矮子里挑高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本土设备厂商将主要精力放在低价抢市场上。“国内风电设备品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国内风电产业的发展,如果风机运行不稳定,在并网发电后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也是电网对风电的顾虑之一。”
而长期跟踪风电设备的联合证券分析师王爽也认为,“这几年,国内风电市场的博弈是围绕市场份额展开的。在激烈的风电设备市场中,每千瓦单位价格屡创新低。这些风电设备企业调低价格后,又会转而要求调整自己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价格。因此,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虽然风电成本得以有效下降,但国产技术水平究竟提高了多少,在缺乏与外资直接比较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判断。”
技术捷径路难行
“中国的思路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吸收外国经验,把别人的技术转换成自己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希良告诉记者,“但目前,风电核心技术基本上还是由外国公司掌握。”
事实上,目前国内风电企业所谓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基本上都采取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比如金风科技与德国Vensys公司合作开发了2.5兆瓦直驱型变桨变速风电机组,华锐风电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联合开发了3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而上海电气则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设计开发了2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等。
“在国产化政策的护航下,风电设备国产化率得到了直线提升,但这个国产化的‘含金量’则很难评判,比如国内最大的几家风电设备企业,都号称风机国产化率超过80%,但事实上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张希良说。
“之前碍于70%国产化的限制,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不得不与国内企业合作,但外资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都会刻意设置技术壁垒,不会输出核心技术。” 王爽认为,在全国风电设备产能整体已过剩的形势下,尽管国内风电设备厂商仍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强制市场份额的直接政策一旦取消,与外资企业的全面竞争将不可避免,国内风电设备公司市场份额将有可能从高点下滑。
对于“保护令”取消后,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格局是否将发生巨变,湖南一家风电企业的老总认为,“压力是有,但我们要看到国内企业在成本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相比国外产品更具有性价比,特别是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优势。比如,请外资企业来做产品维护,一个人一天的成本就要差不多1万元,而目前国内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基本上是免费的。”
上述老总认为:“国产设备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即使在国产化率70%的规定取消后,这个趋势也不会改变。”
而位于广东的明阳电气一位高层则认为,“取消保护措施后,国内市场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这也将促进我们进一步加快向海外出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