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以建设大型风电为依托,通过建设风电厂来完善风电设备的市场规则,并组织专门的工作机构分析整理目前风电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中国投资》:对有些地区出现的风电"圈地"运动,应当如何来看待?
史立山:地方都愿意发展风电,因为有利益在里面。风电富集的区域大多比较落后,我们也期望通过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推动风电建设,带动地方的发展,给当地带来更大的收入,实现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发展风电的一个目的。
风机建起来很容易,也就是说圈地很容易,但是你不一定能建成,不一定能够消化掉,不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也要有一个统筹规划,比如电送哪里,怎么送,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
《中国投资》:去年我国开始组织近海风电试验示范,这项工作的情况如何?现在有哪些扶持海上风电的政策?
史立山:海上风电的优势是离市场比较近,劣势是技术不过关,包括施工技术、基础技术等。国外已经出现了相关技术,但成本问题比较突出。
海上风电是中国将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国家正在进行试点工作,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和努力。未来要在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旺盛的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建设海上风电场,尤其在苏沪沿海,要建设连片的大型风电场,形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当前正在进行近海风能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展近海风能资源勘察评价和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扶持政策方面,国家能源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配套电网和理顺电价。
"大跃进"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中国风电产业现状十分担忧。10月30日在国家电网一次会议上,倪指出,中国风电有"大跃进"的问题,发展基础不够扎实,"各地方都把它当做政绩,但是已上网风机的可利用小时数每年1800小时都不到"。
肩负达标任务的国有电力公司不断投资风电场,直接带动了风电设备的需求,很多不具有资质的企业纷纷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而目前风电行业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都是买来国外的图纸做的",倪说,这导致了很多质量不合理的风机涌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