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和浩特出发往西,约莫七十多公里,便到达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的卓资县城。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很难发现其踪迹的地方,近几年声名鹊起。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风能顾问陈通谟的话说,就是“卓资因风能而闻名”。
当2008年10月中旬,记者第一次到达卓资县城时,包括大唐电力、内蒙古君达风电有限公司等两个公司的两风场在建,而因为注入风场资产而化身为新能源概念上市公司的汇通能源(600605,股吧)一期4.95万kw工程也早已获得有关部门的核准,有待动工。此外,包括武汉凯迪公司在内的四家企业也分别在卓资县的几大风场进行测风等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并分别与当地有关部门签订了210万kw的开发协议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虽然,一边是风能的开发和投资风生水起,但一个现实也不得不提。
“目前国内电网容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上马的风电项目的并网,就算为数不多的已经并网发电的风电厂家,也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最多略有微利。”卓资县工经委专项负责风电项目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在所有的风电设备都在理想的使用状态之下,要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5年左右,更何况该项目投资巨大,前景更不明朗。”
“微利”状态为何还会出现大规模的风电投资圈地热潮?风电项目目前是否存在真正的投资机会?这一风电投资潮还将持续多久?风能概念里的有关上市公司,未来带给投资者的究竟会是一夜暴富的“传奇”,还是只有耳闻的“传说”?
风电投资跑马圈地之谜
近日屡见报端的一份数据统计,似乎成了近期风能投资者投资热情的有力支持。
据全球风能委员会(GWEC)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23%;总装机容量达到1221万千瓦,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名列全球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