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01年5月12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在包头就筹建年产1000吨中高档稀土永磁生产基地举行签字仪式,该项目总投资为1亿元人民币,计划2003年6月底前形成年产1000吨的生产能力;2001年完成6000万元投资,达到年产300吨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
28、2002年1月7日,“九五”稀土应用工程项目“高性能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与开发”专题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会议由辽宁省科技厅主持。由9名电机及材料专家及材料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专题承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所及所属武汉材料表面保护研究所的技术研究报告,认真审查了验收资料和检测报告。本项目共分三个专题:“超高效钕铁硼永磁同步电动机”、“医疗器械用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和“钕铁硼永磁体表面防护技术”。这些黄专题的开展对我国稀土永磁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29、南开大学周永洽教授等人发明的“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钕铁硼永磁合金”新技术,2002年获得德国、英国、法国、荷兰4个欧洲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至此该项发明已经获得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4个欧洲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保护期15年。这是继日本、美国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钕铁硼材料的国家,该项发明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这一高科技领域长达19年的垄断,使我国有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钕铁硼永磁合金生产技术。该技术与现有的钕铁硼生产技术相比,能耗和制造成本均有降低。
30、2002年7月,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举行了公司两大新材料产业基地—安泰科技新材料产业园与安泰科技新材料外向型产业基地的奠基仪式。安泰科技新材料外向型产业基地定位于公司的产品外向型和资本外向型产业,并具有新材料科技成果孵化功能。首期将投资建设高性能烧结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项目、高性能粘结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项目、驱动器用稀土永磁材料组件产业化开发项目等。
31、2003年3月27日,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1000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开工奠基仪式在包头举行。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合金和其他稀土金属及合金的中日合资企业。该公司拟总投资15亿日元,生产5000吨高性能钕铁硼合金。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东海贸易株式会社、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共同投资建成,投资比例分别为60%、30%、5%、5%。股东之一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拥有世界先进的稀土生产、加工技术,其稀土产品占有日本稀土磁性材料1/3市场。该项目生产5000吨高性能钕铁硼合金。建设期分为3期。
32、2003年11月19日,浙江升华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N48钕铁硼磁性材料一次成型技术”通过了浙江省省科技成果鉴定。浙江升华强磁材料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国内首次采用一次成型技术开发成功了高性能磁材产品。该公司在开发研制N48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材之初就建成了年产500吨烧结钕铁硼生产线以及设施较为齐全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为N48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专家们一致认为升华强磁开发的N48高性能钕铁硼的技术创新明显,具有产品品性能优越、成品率高、磨削率小的优点,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33、2004年2月,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磁性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通过了由徐光宪院士、李东英院士、李龙土院士、王占国院士等专家组成的竣工验收委员会的验收。“磁性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发改会提出,经国务院同意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亿美元作为工程中心的建设资金,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全局影响的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与环保等领域建设47个国家工程中心之一。目前,该中心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程化验证生产线及辅助设施,一条年产高档稀土钕铁硼永磁体400吨的生产线,并计划在未来一至两年,把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规模扩大到1000吨。扩产后的磁性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将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集研发、工程验证及工业化生产为一身,技术水平达到世界级的稀土永磁材料基地。
34、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实施,它由高性能烧结稀土永磁产业化技术攻关、近终形粘结磁体的研究及各向异性NdFeB磁粉中试、高性能注射成型稀土永磁材料、新一代永磁钕铁氮12项的中试研究、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5个子课题组成。中科三环、安泰科技、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分别承担各项研究任务。2004年,项目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次;获国家专利5项(其中1项为美国专利),申请国家专利1项。
35、2004年10月2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辆补偿式磁悬浮列车在大连行驶了具有历史意义的56米,这次运行成功,标志着当今磁悬浮技术领域内,我国已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36、由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年产3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产业化项目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这一项目,是以包头稀土研究院的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生产技术为依托,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专业化生产设备组成自动生产线,产品产业化、技术指标、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质量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主要用于IT、核磁共振、航天等高技术领域。
37、2005年,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稀土应用工程”中的课题“钕铁硼快冷厚带产业化技术及关键装备国产化”通过鉴定和验收。该课题组研制成功第一台单炉产能300公斤的快冷厚带炉,可智能控制炉温、甩带速度和带厚;突破了钕铁硼快冷厚带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钕铁硼快冷厚带机器制备工艺,采用快冷厚带制备的磁体磁性能(MGOe)与矫顽力(kOe)之和大于60;;已建成了一条年产300吨的钕铁硼快冷厚带中试线,产品已开始销往国内外,综合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8、2006年著名网络环保杂志“Tree Hugger”评选出“世界十大绿色发明”。兰州环优磁几点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钕铁硼全永磁磁悬浮风力发电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的绿色发明项目。“钕铁硼全永磁磁悬浮风力发电机”于2005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将该项成果产业化。全永磁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的磁悬浮轴承,内部磁路系统完全由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构成,可以大大降低风力发电机的机械阻力、摩擦阻力和启动风速,不带任何控制系统,先进合理的磁路设计使风能发电技术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承载力大、运行环境要求低等特点。对比国内同型号的风力发电机,额定功率提高20%左右,使用寿命增长一倍,并且降低了产品的维护费用,使风电运行成本下降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