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
在4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批评时下“到处都提出要建新能源基地现象”,发人深思。
放眼各地,“新能源基地现象”比比皆见。无论在一些地方出台的红头文件,还是地方媒体的宣传报道中,“新能源基地”俨然已成为一个热词,甚至成为“政绩工程”的标志,似乎不挂在嘴边就显得落伍。
“新能源”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其价值在于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但新能源基地的形成就不那么简单了,作为一种崭新产业形态,其形成需要一定条件。比如,建设风力发电站需要风源充裕达标,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需要充足日照等等。总之,新能源基地的形成需要周密规划和综合论证,决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能重复过去那种“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要上”的老路。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国在去年成为风力发电容量最大的国家”的言论引发关注,有机构也指出,中国2009年首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投资额高达346亿美元,差不多是同期美国投资的近两倍。中国投资有一个习惯:一个行业被首肯,立马就会引发一哄而上。时下,中国尚无一个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文件出台,就涌现如此之多的“新能源基地”,是否轻率和跟风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