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风机要有3年的运行经验才能投放市场,而在政策鼓励国有化的时期,这一要求被放宽,这就导致了一大批企业低门槛进入市场,却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生存艰难,风电产业圈内流行一种说法,“一张图纸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对于核心技术的依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石定寰告诉《投资家》:“目前整个风能的设备配套,大部分国内都已经能够做到,但是比较缺的是核心的控制系统,比如其中的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仍然还需要进口。”
“九五”和“十五”期间,政府组织实施“乘风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国债项目和特许权项目支持建立6家风电整机企业进行风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初步掌握了600千瓦和750千瓦机组总体设计技术。
中国风电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投资家》,之前国内风电制造企业一般采用从国外购买技术许可证的方式来引进技术,这种做法类似于“代工”,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近几年,以购买许可证的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的比例正在下降,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联合开发”、“自主研发”。石定寰指出,国内风电技术目前缺失的是风电机组中的控制系统和变流系统,这部分基本仍然需要进口。
“并网”成为瓶颈
而事实上,核心技术的缺失还并不是风电产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过剩论刚刚出现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就对外解释,“风电产业不是绝对的过剩,而只是某些环节存在不配套”,这里的某些环节主要集中在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协调。据了解,在风电产业中,风机只占到总成本的35%,其他成本来自建安、运维、并网、管理和回收等部分,其中建设安装占24%,运行维护占22%。
对风电产业的下游来说,电网合并被普遍认为是加快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国内的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的部分地区,但是“三北”却是电网最弱的区域,风力发电的不稳定特性,意味着一旦千万千瓦的风电场同时发电,很可能会造成当地电网立刻瘫痪。因此也就有了“风电”容量不能高于“20%”的说法,但实际上,国内电网运营企业对风电容量的限制更谨慎,表示“一旦超过5%这个标准,电网系统将受到冲击”。
“通常人们认为在一个局部的电网中,风电的容量在20%以下,才不至于过大影响电网的调控,”石定寰说,“在很多国家,比如欧洲的丹麦早已经超过了所谓的20%的‘警戒线’,却依然运行得非常好,而中国目前风电的总容量,距离20%的标准还差得远而又远。”
而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人认为,中国很难从技术能力更强的欧洲国家获得借鉴的经验:欧洲几个国家的电网是联网的,在完善的风电量预测的技术支持下,风力发电很容易被消纳,而且欧洲没有国内这样大的风电场,大部分风电可以实现当地消纳。
所以“并网”技术成为瓶颈,而对大部分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来说,盲目追求国际上高、精、尖的技术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如何适应国内的资源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才是企业发展的“生路”。
金风科技总裁郭健表示:“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大规模的装机几百万、上千万千瓦设计对电网承受能力有多大,包括低压穿越问题,能不能有效解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是可靠性满足入网的标准,并不是大小的概念。”
石定寰透露,目前国家正在修改相关的规定,要求电网全额收购风电,虽然这对于风电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绝对的利好,但是如果并网技术不能解决,全额收购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浪费。
姜谦也认为,风电产业正处于政策试点阶段,上下游的发展不能协调。不少专家认为,这种状况很可能会造成所谓的过剩,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的配套才是风电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