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称,风电接入电网和市场消纳研究工作,将为完成“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实现2020年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
“9000万千瓦和1.5亿千瓦的目标,是倒算出来的。”前述人士透露,上述风电指标源于中国的减排承诺。
2009年9月,中国承诺,我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亦曾向媒体表示,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当中将提高到15%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指标,但将作出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而“具体工作”之一,便是制订了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10年1.5亿千瓦的风电目标。前述人士透露,在把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当中将提高到15%的目标具体分解后,分解到风电的具体指标就是,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20年1.5亿千瓦。
这位人士强调,由于中国承诺的15%是“消费比重”,因此,解决风电上网的问题尤为突出。“没法上网,哪来消费?”
事实上,风电上网遇阻,又反过来影响了许多发电企业兴建风电场的积极性,李明辉称,由于担忧近期风电无法全额并网,2010年的风电建设,将比原计划减少一半。
“风电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全盘的发展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向记者表示,由于缺乏对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生产运营、风电上网等进行全盘考虑的规划,导致风电产业上下游衔接出现问题,“各搞各的,最后互相扯皮。风电上网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
施鹏飞希望,国家能出台风电产业的整体规划,使得风电产业各个环节能保持同步。
在他看来,就风电上网而言,进行具体的目标分解是必要的。比如,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要提高到1%,“那就可以以1%,作为大电网的具体目标,然后在分解区域电网,再到省级电网,最后到具体的风电场”,“要让风电产业的各主体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