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前一纸内蒙古项目股权转让协议引发的 “收缩风电战线”的市场猜测,华仪电气11日晚间发出紧急公告予以澄清。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仅在“收缩门”前寥寥数日,公司与山西云雾峪风电场的项目合同金额缩水了1200万元。
记者还从公司年报数据看到,由于成本狂翻近10倍,作为主营产品的风电设备去年利润率下滑了5.81个百分点。在被视作“洗牌年”的当下,“收缩门”究竟只是捕风捉影的市场误会,还是民营风电设备商在竞争激流中的最后狂欢?
排他性销售模式
记者注意到,在成功将共计90%的股权转让给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后,三胜风电将不再属于华仪电气合并报表范围内企业,而这是否意味着公司资金开始撤离此前布局的投资阵地?对此,包括东方证券、民生证券在内的多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都对记者表示,三胜风电从筹建到开发再到如今的转让其实形成了华仪电气排他性的销售链条。
据悉,三胜风电于2009年4月由华仪电气与全资控股子公司华仪风能联合投资设立,实际上是华仪方面与风场所在地内蒙古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棋盘”上的一步棋。“华仪先与地方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抢到对当地风场的优先开发权,在设立风电公司后又垄断独家销售权。”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华仪对风场的测量和开发都是为后期风机整机销售订单埋下伏笔。
据记者了解,在三胜风电 “地盘”上,任何外来投资者都必须采购华仪电气的风电设备,前期的投资内涵就在于换取设备销售的储备资源,主要利润点则在于三胜风电与华仪风能签订的采购合同。按照合同,三胜风电场一、二期项目中将使用华仪风能1.5MW风力发电机组66台。华仪电气证券事业部代表骆克梅则对记者表示,出售风电场的原因是可以将风电设备销售收入体现在报表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并不是设备商这一定位的用意。
是无奈还是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