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洲共有43座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场,共948台风机机组,总装机容量2396兆瓦。 EWEA在报告中公布了不同开发商所占的份额,德国意昂集团气候和可再生能源公司拥有整个欧洲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的64%,其后依次是丹麦Dong能源(21%)和瑞典的Vattenfall(11%)。而风电设备方面,2010年上半年新增并网风机机组的55%来自德国西门子公司,36%来自丹麦维斯塔斯,剩下的30.9%由德国瑞能集团制造。由此可见,欧洲海上风电的市场仍被欧企牢牢掌握。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中国风机整机出口海外的消息,而且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计划培育3—5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就目前来讲,中国陆上风电依靠价格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那么中国何时才能从欧洲海上风电的大跃进中受益呢?
有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仅向海外出口了1台海上风机,2009年华锐出口了20—30台,金风零星地出口了几台。姜谦向本报记者解释,中国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很弱,并且要打入国外市场,不单需要过硬的质量,还必须拥有成功运行的经验,GE、维斯塔斯等企业都有大型海上风电场运行的经验。在他看来,国内缺乏有效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也是中国海上风电走出国门的障碍。金风最近H股上市失败,也说明国内风机制造商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扩大国内海上风机市场上。短期内,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的好坏对中国厂商并没有实质影响。
上周在美国召开的清洁技术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建立太阳能和风能多边工作小组,多个国家都表示愿意加入行动,但里面并没有中国的身影。对于刚起步的中国海上风电事业到底需不需要借助国际间合作的力量,姜谦认为,可能是国家发布了能源产业规划,重点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实现传统能源清洁化,而海上风电成本高、起步晚、技术门槛高,不是现阶段最紧迫要发展的对象。但他同时强调现在不加入,不代表今后也不加入。根据欧盟今年3月份公布的未来10年发展战略,计划每年为低碳产业投资80亿欧元,其中60亿将被用于发展风电,尤以海上风电为重,因为丹麦、荷兰、德国等传统的风电强国陆上风电潜力有限。德英两国近期针对海上风电都做了很大手笔的规划,这都显示出海上风电在欧盟未来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借助欧洲或其他国家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海上风电对中国来讲终究是绕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