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风能储量,10米高平均风速每秒7.1米,55米高平均风速每秒8.7米,年可利用时间超过8000小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赛罕坝地区有着发展风能产业的天然优势,也是全国最好的陆地风场之一。
天是湛蓝湛蓝的,云彩如棉絮一般点缀在蓝色的苍穹之间,碧绿碧绿的草原似乎望不到尽头。在这其中,巨大的白色风车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长长的叶片急速地旋转。风车下,成群的牛羊悠闲漫步,好一幅自然和谐的美景。
记者走进内蒙古赤峰市的赛罕坝草原,感受世界上最大风电场建设为辽阔草原增添的无穷生机,给农牧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让劲风变成绿色能源
“一年两季风,从春刮到冬”,这是当地人对赤峰自然条件的形象描述,其中,又数赛罕坝地区的风力资源最为丰富,风能储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赛罕坝地区海拔1800米,状如一座巨型大坝。气象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33亿千瓦,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为1.01亿千瓦,居全国之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风能资源富集区,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储量在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赛罕坝地区的风能储量就在2000万千瓦以上。
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建华说:“赛罕坝是台型地貌,大部分丘陵高地隆起都在50米到100米左右,其形状犹如一个个巨型天然塔架,可以使气流加速,有利于建设大型风电场。”
有关测风数据表明,赛罕坝地区10米高平均风速每秒7.1米,55米高平均风速每秒8.7米,年可利用时间超过8000小时,是全国最好的陆地风场之一。
现在,赛罕坝风电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役风电场。在辽阔的草原上,70多米高的风机林立其间,长达40多米的叶片随风旋转,煞是好看。站在风机之下,仰望转动的叶片,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
工作人员带记者钻进大唐集团投产的第一台风机———6号风机里,解释风机的工作原理,“风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带动电机发电,然后通过地下电缆把电送到变电站升压上网。一台风机建成后可连续发电20年,除维护成本,几乎不再需要任何资源性投入,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据了解,与火电相比,风电每发1亿千瓦时电,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00吨。目前赛罕坝风电场年发电20亿千瓦时,相当于赤峰市460万人口半年的用电量,可节约标准煤70万吨。
“我国风电已基本实现与世界同步发展,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鹤表示。
据了解,2005年8月12日,赛罕坝风电场一期工程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实现了大唐集团风电项目“零”的突破。2006年,赛罕坝风电场以总装机容量17万千瓦成为亚洲最大的在役风电场。2007年12月,赛罕坝风电场以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成为世界最大的在役风电场。2009年,赛罕坝风电场保持了世界单一区域内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的纪录,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
世界最大风电场如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