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中国这个“风电全球老四”也不会当太久,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表示,2009年,中国的风电新增容量很可能仍以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
如此快速的发展很难让人想象,仅仅一年半前(2007年8月),中国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2010年规划的装机容量只有目前的一半不到(500万千瓦),而2020年的规划也仅为3000万千瓦。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预测,3000万千瓦最快明年就可实现,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将在明年一举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而且还将提前10年实现《规划》目标。
技术瓶颈待突破
近年来,国内企业进步神速,在国内市场份额也节节攀升。根据《市场报》报道,2009年中国在建的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中,国产装机市场占有率将达55.4%,而2003年时这个数字只有15.3%。
现代风电机组正在日益向大容量发展。大容量机组不仅发电量更高,而且发电成本较低。同样规模的风电场,如果应用大容量机组,能够利用更高处的风能资源,还可以减少机组台数,相应的运输、安装、电缆连接等成本也会降低。
但设备大型化的产业趋势,却成为了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难以承载之重”。
“2兆瓦(即2000千瓦)以上的机组,国内厂商基本无法生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无奈地说,作为工业后进国家,生产工艺和装备制造能力还有待提高,是中国新能源相关制造业落后于先进国家的原因。
3月,总部设在沈阳的第一能源公司(A-power)正计划组装第一台世界上可量产的最大风电机(2.7兆瓦)(世界上最大的风电机组为4.2兆瓦,但并未实现量产),但遗憾的是,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林申告诉记者,这个连叶片加塔筒加在一起有三四十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却没有一个零件来自国内生产。
这是许多国内企业的运作模式,他们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购进全套制造技术、与国外公司合资生产、与国外设计公司联合开发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上自主研究试制,试图迅速追赶外国先进公司。
其实,作为国家科研课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研制几种并网型风电机组,功率从18千瓦到200千瓦不等,但由于研制周期长,赶不上市场需求,最终未能转化成商品。如国家曾经拨款研制过两种型号的200千瓦样机,还未及商品化,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已发展为600千瓦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