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0月的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内两大风机巨头金风和华锐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两个房间都是人满为患。金风将自己成功通过低电压穿越测试的报告复印后,发给每位与会者。而华锐的宣传点是,其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不难看出,两家企业一个重视细节,一个关注成果;一个注重并网性能,一个注重单机容量。
两大企业的发展路线我们姑且不论,市场说了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企业走得多远,发展路线规划成什么样,最根本、最核心的还是保证质量。
“风机制造商的排名不应是由其产量决定的,而应该是其资质,是产品质量的好坏,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某不愿具名的资深风电技术专家表示。
也可能是有些企业太在乎自己的排名了,才会不惜代价哪怕赔本也要把对手挤垮。
“企业发展必须稳妥。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它不应以整机的价格去讨好市场,压低安装成本会造成安全隐患,企业必须有一个平常心,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有利润,才能使企业往好得方向发展。”某位新能源行业资深研究人员对记者表示。
企业只一味地指望用价格战把对手“杀死”,到最后伤的不仅仅是企业自己,还会殃及整个行业。
那么未来,风电产业该何去何从?不只一位专家呼吁: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应该求好求稳。
“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一直强调全员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发展速度是目前企业最应该做的。”某国内风电设备企业公共事务部总监对记者表示。
正如李俊峰所言,风机制造商不能“贪大求新”。我国风电装备技术从欧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出现了1.5兆瓦风机,直到今天,1.5兆瓦风机及以下占当地85%以上的市场,2兆瓦以上风机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新能源发展安全、稳定、经济、清洁这四个指标中,安全是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