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应用(1960年以前)
初期阶段由地方农机、水利部门组织群众在农机具技术革新热潮中,研制了45种主要风力机械(含发电提水),如:白城-58型风力机、兴化帆布提水机、启东旋转桨式风力机等。这类风力机至今无一保留。
•第二阶段:单机研制(1961-1977年)
由原八机部组织部属农机院和内蒙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和地方农机院、所,开始单机研制,如:FD1.5-30W、FD1.4-50W、FD1.5-100W、FD2-250W、FD4-1000-1型风力发电机组和FD-2.5、FD-2.6、FS-3型、FD-4、FDG-6风力提水机组。这期间风力机械的初期研制、生产、应用,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三阶段:系列开发(1978-1983年)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关部委开始重视风力发电产品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发展,原国家科委在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列专项费用150万元,研制开发50W、100W、200W、500W风力发电机组。原农机部将内蒙动力机厂、商都牧机厂等企业列为定点生产风力发电机组的专业厂,给予大力支持,并在内蒙西苏旗等地建立了三个100W级风力发电机组示范应用点,推广应用风力发电机组。到1983年底,共研制了三十多种机型,其中十个机型通过技术鉴定,为以后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1984-1989年)
1984年9月28日胡耀邦总书记批示:“力争选出全世界第一流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来。”随后,国务院农村能源领导小组与机械部联合成立了“风力机办公室”,挂靠在机械部。同时国家经贸委对22个生产企业提供2489万元技术改造贴息和半贴息专项贷款,机械部为加强对行业的管理与服务,经民政部批准专门成立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并将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作为重点农牧机产品列入指令性计划,提供平价钢材,增值税享受农机产品待遇,同时着手组织三个主机厂引进国外技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内蒙商都牧机厂引进瑞典SWAB公司300W风机组制造技术,内蒙动力机厂引进法国AW公司100W-10KW风机组制造技术,北京联合收割机厂与美国SWE公司合作生产1KW风力机组
在此期间,原国家科委、机械部、能源部召开了“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产业发展政策和攻关方向,国家科委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给予400万元经费予以支持,进一步加强100W、200W、300W、500W、1kW、2kW、5kW、55kW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与生产。以上措施促进了中小风力发电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到1988 年底,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件企业42个,从事研发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36个。批量生产30W、50W、75W、100W、150W、200W、300W、500W、1KW九种机型。当年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25575台,创历年最高产量。
当时主要生产企业有内蒙古商都牧机厂、内蒙古动力机厂、山西汾西机器厂(884厂)、包头电机厂、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等。生产、推广、应用最好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该区从1984年开始就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办公室”,并建立了区、盟、旗技术服务体系。从1986年开始,从地方财政累计拿出2800万元,对购买风力发电机组的农牧民进行补贴。据统计,1987年全国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保有量7万多台,其中内蒙保有量达5.7万台,占全国保有量80%以上,90%的风力发电机组功率为100W机组。
•第五阶段:调整巩固(1990-1997年)
由于钢材和其他原材料配套件价格上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经费不足,只对55kW并网机组列入计划,补贴减少。导致销售出现波动,产量和利润下降。有些企业停产或转产。与此同时,有些企业如:商都牧机厂、内蒙动力机厂在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方面下功夫,生产质量和数量稳步提高,成了行业的骨干企业。
•第六阶段:形成产业(1998年以后)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光明工程”、“送电下乡”、“农村小型公益设施”项目的实施,国内外市场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用电量增加,促进了产业发展。中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初步形成了产业,主要变化是:生产企业数由42家发展到102家;生产企业性质由国营向民营、合资、独资企业变化;生产企业分布由北方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产品品种由百瓦级向千瓦级发展;销售市场由农村向城市延伸;由农用向工业用发展,由国内销售转向国外出口;应用范围由为解决农牧民照明看电视用电向城乡路灯、高速公路、移动电站、石油开采、边防哨所以及分布式发电等20多个领域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