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延续了前几年的火爆势头,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将双双位列世界冠军。
从《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实施、风电上榜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首次海上风电招标来看,国家对风电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从国家能源局启动风电质量调查、推进风电行业标准建设来看,各界更加关注风电产业从量到质的飞跃;从5兆瓦风机首次出产、千瓦价格跌进4000元来看,风电整机在迅速降低成本的同时加速走向大型化,整机行业重新洗牌的格局已经显现;从对接中美风电来看,风电企业出海要做的功课和要交的学费还难以估量;从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一期竣工来看,风电基地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并存,风电发展的速度需要重新审视。
“十二五”我国将迎来风电发展高潮,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厘清解决思路,将决定我国风电下一步发展的成败。
1、国家能源局推进风电行业标准建设
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
新闻事件 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在京组织召开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风电行业标准建设,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
此次启动建设的风电标准体系包括风电场规划设计、风电场施工与安装、风电场运行维护管理、风电场并网管理技术、风电机械设备、风电电器设备等6大类,每大类包括若干条具体标准。这些标准被集中收入会议上发布的《风电标准体系框架(讨论稿)》中。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国务院3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因此,此次全面启动风电行业标准建设,就是落实此文件规定,加快推进风电标准建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
点评 全面启动标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对于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标准制定工作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超过80家,呈现风电产能过剩的苗头,若不及时调控和引导,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为此,国务院下发了3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
该标准的制定,将促进风电设备行业的重新洗牌,对推进风电装备产业大型化、国际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风电设备企业有重要意义。加快风电标准建设对解决当前风电上网难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风电并网标准建设,将对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行维护,以及风电设备选型、风电功率预测等将产生积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为风电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在涉及国际标准问题上始终缺少中国代表的身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每次发布标准后,都会征求传统风电大国如丹麦和西班牙的修改意见,却未听取中国的声音。这就导致很多标准制定出来后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严重制约中国产品到海外开拓市场。眼下,中国的风电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已经在全球位居前列,而中国的风电产业标准体系却还没得到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及早谋得在国际标准体系制定上的话语权刻不容缓。
2、《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正式实施
艰难前行,重在落实
新闻事件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于4月1日起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有两大亮点,一是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二是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财政部、能源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日前纷纷表示,已在财政支持、具体细化措施方面做好准备,尽最大努力推动该法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