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在A股上市首日,就以138元的价格强势开盘,以131元的价格收盘,较其36元的发行价,上市当日涨幅超过250%。但同是风电设备巨头,并后来居上的华锐风电虽以90元的发行价创下最贵IPO纪录,但在2011年1月13日交易首日就破发,跌幅达到9.59%。
三年时间里,资本市场似乎对风电概念失去了耐心。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国内的风电已经经历了高速发展期,而且风电上网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盈利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补贴。”
风电上网问题的确是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2008年一项统计数据就显示,国内有三分之一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电网公司的电网输送建设滞后于发电厂的建设,一些风电厂在装机后,所发的电能无法输送给电网,因此发电企业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发电,从而实现盈利。
电监会此前曾指出,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不配套是并网问题无法解决的重要原因。电网企业也曾表示发电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展风电的热情过高,没有兼顾本地的电网建设规划。但其实目前电网建设由电网公司投资,而风电场建设则由发电企业来建设,在建设风电场的热情上发电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热情与电网企业并不同步。
电网公司的一位专家则表示,风电运行并不平稳,并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撑力量,因此同样规模的风电还要配备相当的火力或者水电资源,换句话说,解决风电上网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是有了电网就可以上。
对风电失去信心的不仅是A股投资者。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集团以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商的头衔在香港上市,以每股8.16港元的发行价筹资171.36亿。在龙源风电的带动下,其他两大央企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相继计划在去年底赴港上市,但因市场低迷华能集团最终放弃了如期在香港上市,盘子较小的大唐新能源虽如期上市,但上市首日就破发。
即便龙源电力执行董事、总经理谢长军表示2010年公司盈利将翻番,资本市场对于风电也不再像往年。
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说,“风电看起来很赚钱,但龙源风电从上市以来就很少有基金经理在这只股票上挣过钱,伤了很多基金经理的心。”截至2011年1月28日,龙源电力港股报收7.02港元,上市一年来其股价下挫了14%。
■ 分析
政策变调 风电进入暮年?
除了并网问题,在经历了5年的成倍增长后,未来风电能否保持快速增长以及国内的风电政策似乎也都“变了口风”。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目前还面临上网问题,以及生物质发电还要解决原料收集等问题相比,我国的水电开发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系统,水电具有加快建设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水电新增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
这是否意味着,风电已进入暮年?
史立山说,“风电运行不稳定,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只能是适当参与电网调峰。”这表明风电只能在电网中充当配角。
目前的共识是,水电和核电的发电成本要明显优于风电,且水电、核电运行稳定。
瑞信去年12月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风电、火电、水电、天然气、核电这五类电力供应结构中,其总发电成本分别为418元/兆瓦时、354元/兆瓦时、296元/兆瓦时、616元/兆瓦时、220元/兆瓦时,水电和核电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风电的发展依然乐观,他认为要实现中国政府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承诺,意味着到2020年风电的装机容量应该达到2亿千瓦左右。
以目前国内风电装机容量才4000万千瓦出头计算,在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新增的风电装机容量应该能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但即便2011年新增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2011年风电装机的增速也仅为50%左右,今后每年随着基数的增加,增速也将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