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空心化,是风电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发布的《风电标准》,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企业进行改扩建应具备累计不少于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
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表示,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是比较高的。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
“新上马的企业特别是风电整机生产企业的审批,如今已变得很困难了。2.5兆瓦以下的风机已经不太受产业政策的扶持,信贷可能还要面临约束。”前述风电高管表示。
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风电企业,扩产仍然是这些企业在2011年的主旋律。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更多的中小企业,或将倒在这一场更为宏伟的扩张浪潮中。
金立萍解释说,为新进入者设置如此高的门槛,“其实是要求新进入者一入局,就要有配套的科技研发,摆脱国内的技术空心化格局”。而这也折射出风电行业风光背后隐藏的问题:投资过热、重复引进落后技术、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攻关等顽疾,仍然存在。
就整个产业而言,目前,我国的发电机、叶片产能已能满足国内风电产业的需要,但部分关键设备仍有不足。以齿轮箱轴承为例,由于质量要求较高,多靠国外进口;而在控制系统方面,国内虽已有科诺伟业、北京景新、时代集团等企业在研制生产,但目前仍主要采用丹麦MITA和奥地利Windtec生产的设备。
质量问题,也已成为业内忧虑的焦点。2010年1月24日,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台东汽风机倒塌。
此后,华能通辽宝龙山风场的东汽风机、辽宁凌河风电场的华锐风机、大唐的山西左云风场的风机先后出现倒塌,质量问题在风电装机容量飞速增长背后不断出现。
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对此意味深长表示,龙源是中国最老的风电企业,其运行最早的风电机组已经有17年时间,国产大量的机组也才运行了3至5年时间,所以有些风机的质量还需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