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建设投运的风场的盈利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李亦伦给记者算了笔账。“以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场项目为例,相当于有33台1.5兆瓦的风机需要进行改造,如果每台机组的改造费用按20万来算的话,那就相当于开发商要支付660万的改造费用。而风电场的年发电量按1亿千瓦时计算,电价按5毛每千瓦时计算,这个风电场大概每年有5000万元的收入,除去各种费用,剩下的利润并无多少,而现在要从中拿出将近700万元作为风机的改造费用,开发商在风场投运的前一两年将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李亦伦坦言。
技术不是问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风机制造商并不掌握低电压穿越技术,面对未来风机采购的一票否决制,李亦伦认为“风机设备制造商也将承担不小的压力”。
“就该技术本身而言,并不是不可攻克,只是之前的标准对此没有作出要求。”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风电设备技术研究所所长秦明表示。他所在企业生产的1.5兆瓦双馈式风机,已于2010年成功通过低电压穿越能力现场测试,本次测试实验属国内首例。
“低电压穿越技术对制造商来说将涉及一套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风机的制造成本会相应增加,最终也会在风机价格上得到体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同时表示,“这将会给身处价格战的风机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风机设备制造企业的快速扩张,风电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各厂家遂使出降价竞争的手段,风电整机的报价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一路降到4000元/千瓦。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的并网技术标准的出台,国内风机制造商靠不断降价来扩展市场占有率的时代或将被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并网性能是否良好为体现的“电网友好型”机组更受市场青睐。而这也将开启风机制造业以质取胜的新局面。